大規模搜索廣告的端到端一致性實時保障

一、背景

電商平台的搜索廣告數據處理鏈路通常較長,一般會經歷如下過程:

  • 廣告主在後台進行廣告投放;
  • 投放廣告品及關鍵詞數據寫入數據庫;
  • 數據庫中的數據通過全量構建(導入數據倉庫再進行離線批處理)或增量構建(藉助消息隊列和流計算引擎)的方式產出用於構建在線索引的“內容文件”;
  • BuildService基於“內容文件”,構建出在搜索服務檢索時使用的索引。

下圖是ICBU的廣告系統的買賣家數據處理鏈路:

右半部分(BP->DB)和offline部分即為廣告投放數據的更新過程。

複雜的數據處理鏈路結合海量(通常是億級以上)的商品數據,對線上全量商品的投放狀態正確性測試提出巨大挑戰。從數據庫、到離線大規模數據聯表處理、到在線索引構建,鏈路中的任一節點出現異常或數據延遲,都有可能會對廣告主以及平台造成“資損”影響,例如:

  • 廣告主在後台操作取消A商品的廣告投放,但是因為數據鏈路處理延遲,搜索引擎中A的狀態仍處於“推廣中”,導致A能繼續在買家搜索廣告時得到曝光,相應地當“點擊”行為發生時,造成錯誤扣款。
  • 廣告主設定某個產品只限定對某個地域/國家的客戶投放廣告,但是因為搜索引擎的過濾邏輯處理不恰當,導致客戶的廣告品在所有地區都進行廣告投放,同樣會造成錯誤點擊扣款。

傳統的測試手段,或聚焦於廣告主後台應用的模塊功能測試,或聚焦於搜索引擎的模塊功能測試,對於全鏈路功能的測試缺乏有效和全面的測試手段。而線上的業務監控,則側重於對業務效果指標的監控,如CTR(click through rate,點擊率)、CPC(cost per click,點擊成本)、RPM(revenue per impression,千次瀏覽收益)等。對涉及廣告主切身利益和平台總營收的廣告錯誤投放問題,缺乏有效的發現機制。

我們期望對在線搜索廣告引擎所有實際曝光的商品,通過反查數據庫中曝光時刻前它的最後狀態,來校驗它在數據庫中的投放狀態與搜索引擎中的狀態的一致性,做到線上廣告錯誤投放問題的實時發現。同時,通過不同的觸發檢測方式,做到數據變更的各個環節的有效覆蓋。

二、階段成果

我們藉助日誌流同步服務(TTLog)、海量數據NoSQL存儲系統(Lindorm)、實時業務校驗平台(BCP)、消息隊列(MetaQ)、在線數據實時同步服務(精衛)以及海量日誌實時分析系統(Xflush)實現了ICBU搜索廣告錯誤投放問題的線上實時發現,且覆蓋線上的全部用戶真實曝光流量。同時,通過在數據變更節點增加主動校驗的方式,可以做到在特定場景下(該廣告品尚未被用戶檢索)的線上問題先於用戶發現。

此外,藉助TTLog+實時計算引擎Blink+阿里雲日誌服務SLS+Xflush的技術體系,實現了線上引擎/算法效果的實時透出。

下面是ICBU廣告實時質量大盤:

從八月底開始投入線上使用,目前這套實時系統已經發現了多起線上問題,且幾乎都是直接影響資損和廣告主的利益。

三、技術實現

圖一:

1. 引擎曝光日誌數據處理

對於電商搜索廣告系統,當一個真實的用戶請求觸達(如圖一中1.1)時,會產生一次實時的廣告曝光,相對應地,搜索引擎的日誌里會寫入一條曝光記錄(如圖一中2)。我們通過日誌流同步服務TTLog對搜索引擎各個服務器節點上的日誌數據進行統一的搜集(如圖一中3),然後藉助數據對賬服務平台BCP對接TTLog中的“流式”數據(如圖一中4),對數據進行清洗、過濾、採樣,然後將待校驗的數據推送到消息隊列服務MetaQ(如圖一中5)。

2. DB數據處理

圖二:

如圖二所示,通常,業務數據庫MySQL針對每個領域對象,只會存儲它當前時刻最新的數據。為了獲取廣告品在引擎中真實曝光的時刻前的最後數據,我們通過精衛監聽數據庫中的每次數據變更,將變更數據“快照”寫入Lindorm(底層是HBase存儲,支持海量數據的隨機讀寫)。

3. 數據一致性校驗

在廣告測試服務igps(我們自己的應用)中,我們通過監聽MetaQ的消息變更,拉取MetaQ中待校驗的數據(如圖一中6),解析獲得曝光時每個廣告品在搜索引擎中的狀態,同時獲得其曝光的時刻點。然後基於曝光時刻點,通過查詢Lindorm,獲得廣告品於曝光時刻點前最後在MySQL中的數據狀態(如圖一中7)。然後igps對該次廣告曝光,校驗引擎中的數據狀態和MySQL中的數據狀態的一致性。

如果數據校驗不一致,則打印出錯誤日誌。最後,藉助海量日誌實時分析系統Xflush(如圖一中8),我們可以做到對錯誤數據的實時聚合統計、可視化展示以及監控報警。

4. 數據變更節點的主動校驗

因為線上的實時用戶搜索流量具有一定的隨機性,流量場景的覆蓋程度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作為補充,我們在數據變更節點還增加了主動校驗。

整個數據鏈路,數據變更有兩個重要節點:

  • MySQL中的數據變更;
  • 引擎索引的切換。

對於MySQL中的數據變更:我們通過精衛監聽變更,針對單條數據的變更信息,構建出特定的引擎查詢請求串,發起查詢請求(如圖一中1.3)。

對於引擎索引的切換(主要是全量切換):我們通過離線對歷史(如過去7天)的線上廣告流量進行聚合分析/改寫,得到測試用例請求集合。再監聽線上引擎索引的切換操作。當引擎索引進行全量切換時,我們主動發起對引擎服務的批量請求(如圖一中1.2)。

上述兩種主動發起的請求,最後都會復用前面搭建的數據一致性校驗系統進行廣告投放狀態的校驗。

上圖是對廣告投放狀態的實時校驗錯誤監控圖,從圖中我們清晰看到當前時刻,搜索廣告鏈路的數據質量。無論是中美業務DB同步延遲、DB到引擎數據增量處理鏈路的延遲、或者是發布變更導致的邏輯出錯,都會導致錯誤數據曲線的異常上漲。校驗的規則覆蓋了推廣計劃(campaign)、推廣組(adgroup)、客戶狀態(customer)、詞的狀態(keyword)、品的狀態(feed)。校驗的節點覆蓋了曝光和點擊兩個不同的環節。

5. 引擎及算法的實時質量

圖三:

搜索引擎日誌pvlog中蘊含了非常多有價值的信息,利用好這些信息不僅可以做到線上問題的實時發現,還能幫助算法同學感知線上的實時效果提供抓手。如圖三所示,通過實時計算引擎Blink我們對TTLog中的pv信息進行解析和切分,然後將拆分的結果輸出到阿里雲日誌服務SLS中,再對接Xflush進行實時的聚合和可視化展示。

如上圖所示,上半年我們曾出現過一次線上的資損故障,是搜索應用端構造的搜索廣告引擎SP請求串中缺失了一個參數,導致部分頭部客戶的廣告沒有在指定地域投放,故障從發生到超過10+客戶上報才發現,歷經了10幾個小時。我們通過對SP請求串的實時key值和重要value值進行實時監控,可以快速發現key值或value值缺失的場景。

此外,不同召回類型、扣費類型、以及扣費價格的分佈,不僅可以監控線上異常狀態的出現,還可以給算法同學做實驗、調參、以及排查線上問題時提供參考。

四、幾個核心問題

1. why lindorm?

最初的實現,我們是通過精衛監聽業務DB的變更寫入另一個新的DB(MySQL),但是性能是一個非常大的瓶頸。我們的數據庫分了5+個物理庫,1000+張分表,單表的平均數據量達到1000+w行,總數據達到千億行。

后通過存儲的優化和按邏輯進行分表的方式,實現了查詢性能從平均1s到70ms的提升。

2. why BCP + MetaQ + igps?

最初我們是想直接使用BCP對數據進行校驗:通過igps封裝lindorm的查詢接口,然後提供hsf接口供在BCP里直接使用。

但是還是因為性能問題:TTLog的一條message平均包含60+條pv,每個pv可能有5個或更多廣告,每個廣告要查6張表,單條message在BCP校驗需要調用約60x5x6=1800次hsf請求。當我們在BCP中對TTLog的數據進行10%的採樣時,後端服務igps的性能已經出現瓶頸,hsf線程池被打滿,同時7台服務器的cpu平均使用率達到70%以上。

藉助MetaQ的引入,可以剔除hsf調用的網絡開銷,同時將消息的生產和消費解耦,當流量高峰到達時,igps可以保持自己的消費速率不變,更多的消息可以暫存在隊列里。通過這一優化,我們不僅扛住了10%的採樣,當線上採樣率開到100%時,我們的igps的服務器的平均cpu使用率仍只維持在20%上下,而且metaq中沒有出現消息堆積。

不過這樣一來,bcp的作用從原來的“採樣、過濾、校驗、報警”,只剩下“採樣、過濾”。無法發揮其通過在線編碼可以快速適應業務變化的作用。

3. why not all blink?

其實“BCP + MetaQ + igps”的流程可以被“Blink + SLS”取代,那為什麼不都統一使用Blink呢。

一方面,目前點擊的校驗由於其流量相對較小的因素,我們目前是直接在BCP里編寫的校驗代碼,不需要走發布流程,比較快捷。而且BCP擁有如“延遲校驗”、“限流控制”等個性化的功能。另一方面,從我們目前使用Blink的體驗來看,實時的處理引擎尚有一些不穩定的因素,尤其是會有不穩定的網絡抖動(可能是數據源和Blink workder跨機房導致)。

4. SP請求的key值如何拆分?

在做SP請求串的實時key值監控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小難題:SP的請求串中參數key是動態的,並不是每個key都會在每個串中出現,而且不同的請求串key出現的順序是不一樣的。如何切分使其滿足Xflush的“列值分組”格式要求。

實現方式是,對每個sp請求串,使用Blink的udtf(自定義表值函數)進行解析,得到每個串的所有key和其對應的value。然後輸出時,按照“validKey={key},validValue={value}”的格式對每個sp請求串拆分成多行輸出。然後通過Xflush可以按照validKey進行分組,並對行數進行統計。

五、總結及後續規劃

本文介紹了通過大數據的處理技術做到電商搜索廣告場景下數據端到端一致性問題的實時發現,並且通過“實時發現”結合“數據變更節點的主動校驗”,實現數據全流程的一致性校驗。

後續的優化方向主要有兩方面:

  • 結合業務的使用場景,透出更豐富維度的實時數據。
  • 將該套技術體系“左移”到線下/預發測試階段,實現“功能、性能、效果”的一鍵式自動化測試,同時覆蓋從搜索應用到引擎的全鏈路。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挑選?? 網頁設計報價省錢懶人包"嚨底家"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更多不同的設計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

理解MySQL數據庫事務-隔離性

Transaction事務是指一個邏輯單元,執行一系列操作的SQL語句。

事務中一組的SQL語句,要麼全部執行,要麼全部回退。在Oracle數據庫中有個名字,叫做transaction ID

在關係型數據庫中,事務必須ACID的特性。

  • 原子性,事務中的操作,要不全部執行,要不都不執行
  • 一致性,事務完成前後,數據的必須保持一致。
  • 隔離性,多個用戶併發訪問數據庫時,每一個用戶開啟的事務,相互隔離,不被其他事務的操作所干擾。
  • 持久性,事務一旦commit,它對數據庫的改變是持久性的。

目前重點討論隔離性。數據庫一共有四個隔離級別

  • 未提交讀(RU,Read Uncommitted)。它能讀到一個事物的中間狀態,不符合業務中安全性的保證,違背 了ACID特性,存在臟讀的問題,基本不會用到,可以忽略

  • 提交讀(RC,Read Committed)。顧名思義,事務提交之後,那麼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種最普遍的適用的事務級別。我們生產環境常用的使用級別。

  • 可重複讀(RR,Repeatable Read)。是目前被使用得最多的一種級別。其特點是有GAP鎖,目前還是默認級別,這個級別下會經常發生死鎖,低併發等問題。

  • 可串行化,這種實現方式,其實已經是不是多版本了,而是單版本的狀態,因為它所有的實現都是通過鎖來實現的。

因此目前數據庫主流常用的是RCRR隔離級別。

隔離性的實現方式,我們通常用Read View表示一個事務的可見性。

RC級別,事務可見性比較高,它可以看到已提交的事務的所有修改。因此在提交讀(RC,Read Committed)隔離級別下,每一次select語句,都會獲取一次Read View,得到數據庫最新的事務提交狀態。因此對於數據庫,併發性能也最好。

RR級別,則不是。它為了避免幻讀和不可重複讀。保證在一個事務內前後數據讀取的一致。其可見性視圖Read View只有在自己當前事務提交之後,才會更新。

那如何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其核心是通過redo logundo log來保證的。

而在數據庫中,為了實現這種高併發訪問,就需要對數據庫進行多版本控制,通過事務的可見性來保證事務看到自己想看到的那個數據版本(或者是最新的Read View亦或者是老的Read View)。這種技術叫做MVCC

多版本是如何實現的?通過undo日誌來保證。每一次數據庫的修改,undo日誌會存儲之前的修改記錄值。如果事務未提交,會回滾至老版本的數據。其MVCC的核心原理,以後詳談

舉例論證:

##  開啟事務
MariaDB [scott]> begin;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0 sec)

##查看當前的數據
MariaDB [scott]>  select * from dept;
+--------+------------+----------+
| deptno | dname      | loc      |
+--------+------------+----------+
|     10 | ACCOUNTING | beijing  |
|     20 | RESEARCH   | DALLAS   |
|     30 | SALES      | CHICAGO  |
|     40 | OPERATIONS | beijing  |
|     50 | security   | beijing  |
|     60 | security   | nanchang |
+--------+------------+----------+
6 rows in set (0.001 sec)

##更新數據
MariaDB [scott]> update dept set loc ='beijing' where deptno = 20;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1 sec)

## 其行記錄| 20 | RESEARCH | DALLAS |已經被放置在undo日誌中,目前最新的記錄被改為'beijing':
MariaDB [scott]> select * from dept;
+--------+------------+----------+
| deptno | dname      | loc      |
+--------+------------+----------+
|     10 | ACCOUNTING | beijing  |
|     20 | RESEARCH   | beijing  |
|     30 | SALES      | CHICAGO  |
|     40 | OPERATIONS | beijing  |
|     50 | security   | beijing  |
|     60 | security   | nanchang |
+--------+------------+----------+

##事務不提交,回滾。數據回滾至老版本的數據。
MariaDB [scott]> rollback;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4 sec)

MariaDB [scott]> select * from dept;
+--------+------------+----------+
| deptno | dname      | loc      |
+--------+------------+----------+
|     10 | ACCOUNTING | beijing  |
|     20 | RESEARCH   | DALLAS   |
|     30 | SALES      | CHICAGO  |
|     40 | OPERATIONS | beijing  |
|     50 | security   | beijing  |
|     60 | security   | nanchang |
+--------+------------+----------+
6 rows in set (0.000 sec)

因為MVCC,讓數據庫有了很強的併發能力。隨着數據庫併發事務處理能力大大增強,從而提高了數據庫系統的事務吞吐量,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戶併發訪問。但併發訪問,會出現帶來一系列問題。如下:

數據庫併發帶來的問題 概述解釋
臟讀(Dirty Reads) 當一個事務A正在訪問數據,並且對數據進行了修改,而這種修改還沒有提交到數據庫中,這時,另外一個事務B也訪問這同一個數據,如不控制,事務B會讀取這些”臟”數據,並可能做進一步的處理。這種現象被稱為”臟讀”(Dirty Reads)
不可重複讀(Non-Repeatable Reads) 指在一個事務A內,多次讀同一數據。在這個事務還沒有結束時,另外一個事務B也訪問該同一數據。那麼,在事務A的兩次讀數據之間,由於第二個事務B的修改,那麼第一個事務兩次讀到的的數據可能是不一樣的 。出現了”不可重複讀”(Non-Repeatable Reads)的現象
幻讀(Phantom Reads) 指在一個事務A內,按相同的查詢條件重新檢索以前檢索過的數據,同時發現有其他事務插入了數據,其插入的數據滿足事務A的查詢條件。因此查詢出了新的數據,這種現象就稱為”幻讀”(Phantom Reads)

隔離級別和上述現象之間的聯繫。

隔離級別有:未提交讀(RU,Read Uncommitted),提交讀(RC,Read Committed),可重複讀(RR,Repeatable Read),可串行化(Serializable)

隔離級別 臟讀 不可重複讀 幻讀
未提交讀(RU,Read Uncommitted) 可能 可能 可能
提交讀(RC,Read Committed) 不可能 可能 可能
可重複讀(RR,Repeatable Read) 不可能 不可能 可能
(間隙鎖解決)
可串行化(Serializable) 不可能 不可能 不可能

實驗環節

舉例在隔離級別RRRC下,說明“不可重複讀”問題。

MySQL的默認級別是Repeatable Read,如下:

MariaDB [(none)]> select @@global.tx_isolation;
+-----------------------+
| @@global.tx_isolation |
+-----------------------+
| REPEATABLE-READ       |
+-----------------------+
1 row in set (0.000 sec)

這裏修改當前會話級別為Read Committed

MariaDB [scott]> set session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read committed;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1 sec)

MariaDB [scott]> select @@tx_isolation;
+----------------+
| @@tx_isolation |
+----------------+
| READ-COMMITTED |
+----------------+
1 row in set (0.000 sec)

在隔離級別已提交讀(RC,Read Committed)下,出現了不可重複讀的現象。在事務A中可以讀取事務B中的數據。

在隔離級別可重複讀(RR,Repeatable Read),不會出現不可重複讀現象,舉例如下:

舉例說明“幻讀”的現象。

行鎖可以防止不同事務版本的數據在修改(update)提交時造成數據衝突的問題。但是插入數據如何避免呢?

在RC隔離級別下,其他事務的插入數據,會出現幻讀(Phantom Reads)的現象。

而在RR隔離級別下,會通過Gap鎖,鎖住其他事務的insert操作,避免”幻讀”的發生。

因此,在MySQL事務中,鎖的實現方式與隔離級別有關,如上述實驗所示。在RR隔離級別下,MySQL為了解決幻讀的問題,已犧牲并行度為代價,通過Gap鎖來防止數據的寫入。這種鎖,并行度差,衝突多。容易引發死鎖。

目前流行的Row模式可以避免很多衝突和死鎖問題,因此建議數據庫使用ROW+RC(Read Committed)模式隔離級別,很大程度上提高數據庫的讀寫并行度,提高數據庫的性能。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挑選?? 網頁設計報價省錢懶人包"嚨底家"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更多不同的設計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

正則表達式 第五篇:C# 正則表達式

本文整理C#正則表達式的元字符,正則表達式是由字符構成的表達式,每個字符代表一個規則,表達式中的字符分為兩種類型:普通字符和元字符。普通字符是指字面含義不變的字符,按照完全匹配的方式匹配文本,而元字符具有特殊的含義,代表一類字符。

把文本看作是字符流,每個字符放在一個位置上,例如,正則表達式 “Room\d\d\d”,前面四個字符Room是普通字符,後面的字符\是轉義字符,和後面的字符d組成一個元字符\d,表示該位置上有任意一個数字。

用正則表達式的語言來描述是:正則表達式 “Room\d\d\d”共捕獲7個字符,表示“以Room開頭、以三個数字結尾”的一類字符串,我們把這一類字符串稱作一個模式(Pattern),也稱作是一個正則。

一,轉義字符

轉義字符是\,把普通字符轉義為具有特殊含義的元字符,常用的轉義字符有:

  • \t:水平製表符
  • \v:垂直製表符
  • \r:回車
  • \n:換行
  • \\:表示字符 \,也就說,把轉義字符 \ 轉義為普通的字符 \
  • \”:表示字符 “,在C#中,雙引號用於定義字符串,字符串包含的雙引號用 \” 來表示

二,字符類

在進行正則匹配時,把輸入文本看作是有順序的字符流,字符類元字符匹配的對象是字符,並會捕獲字符。所謂捕獲字符是指,一個元字符捕獲的字符,不會被其他元字符匹配,後續的元字符只能從剩下的文本中重新匹配。

常用的字符類元字符:

  • [ char_group]:匹配字符組中的任意一個字符
  • [^char_group]:匹配除字符組之外的任意一個字符
  • [first-last]:匹配從first到last的字符範圍中的任意一個字符,字符範圍包括first和last。
  • .   :通配符,匹配除\n之外的任意一個字符
  • \w:匹配任意一個單詞(word)字符,單詞字符通常是指A-Z、a-z和0-9
  • \W:匹配任意一個非單詞字符,是指除A-Z、a-z和0-9之外的字符
  • \s:匹配任意一個空白字符
  • \S:匹配任意一個非空白字符
  • \d:匹配任意一個数字字符
  • \D:匹配任意一個非数字字符

注意,轉義字符也屬於字符類元字符,在進行正則匹配時,也會捕獲字符。

三,定位符

定位符匹配(或捕獲)的對象是位置,它根據字符的位置來判斷模式匹配是否成功,定位符不會捕獲字符,是零寬的(寬度為0),常用的定位符有:

  • ^:默認情況下,匹配字符串的開始位置;在多行模式下,匹配每行的開始位置;
  • $:默認情況下,匹配字符串的結束位置,或 字符串結尾的\n之前的位置;在多行模式下,匹配每行結束之前的位置,或者每行結尾的\n之前的位置。
  • \A:匹配字符串的開始位置;
  • \Z:匹配字符串的結束位置,或 字符串結尾的\n之前的位置;
  • \z:匹配字符串的結束位置;
  • \G:匹配上一個匹配結束的位置;
  • \b:匹配一個單詞的開始或結束的位置;
  • \B:匹配一個單詞的中間位置;

 

四,量詞、貪婪和懶惰

量詞是指限定前面的一個正則出現的次數,量詞分為兩種模式:貪婪模式和懶惰模式,貪婪模式是指匹配盡可能多的字符,而懶惰模式是指匹配盡可能少的字符。默認情況下,量詞處於貪婪模式,在量詞的後面加上?來啟用懶惰模式。

  • *:出現0次或多次
  • +:出現1次或多次
  • ?:出現0次或1次
  • {n}:出現n次
  • {n,}:出現至少n次
  • {n,m}:出現n到m次

注意,出現多次是指前面的元字符出現多次,例如,\d{2} 等價於 \d\d,只是出現兩個数字,並不要求兩個数字是相同的。要表示相同的兩個数字,必須使用分組來實現。

五,分組和捕獲字符

()  括號不僅確定表達式的範圍,還創建分組,()內的表達式就是一個分組,引用分組表示兩個分組匹配的文本是完全相同的。定義一個分組的基本語法:

(pattern)

該類型的分組會捕獲字符,所謂捕獲字符是指:一個元字符捕獲的字符,不會被其他元字符匹配,後續的元字符只能從剩下的文本中重新匹配。

1,分組編號和命名

默認情況下,每個分組自動分配一個組號,規則是:從左向右,按分組左括號的出現順序進行編號,第一個分組的組號為1,第二個為2,以此類推。也可以為分組指定名稱,該分組稱作命名分組,命名分組也會被自動編號,編號從1開始,逐個加1,為分組指定名稱的語法是:

(?< name > pattern)

通常來說,分組分為命名分組和編號分組,引用分組的方式有:

  • 通過分組名稱來引用分組:\k<name>
  • 通過分組編號來引用分組:\number

注意,分組只能後向引用,也就是說,從正則表達式文本的左邊開始,分組必須先定義,然後才能在定義之後面引用。

在正則表達式里引用分組的語法為“\number”,比如“\1”代表與分組1 匹配的子串,“\2”代表與分組2 匹配的字串,以此類推。

例如,對於 “<(.*?)>.*?</\1>” 可以匹配 <h2>valid</h2>,在引用分組時,分組對應的文本是完全相同的。

2,分組構造器

分組構造方法如下:

  • (pattern):捕獲匹配的子表達式,併為分組分配一個組號
  • (?< name > pattern):把匹配的子表達式捕獲到命名的分組中
  • (?:pattern):非捕獲的分組,並未分組分配一個組號
  • (?> pattern):貪婪分組

3,貪婪分組

貪婪分組也稱作非回溯分組,該分組禁用了回溯,正則表達式引擎將盡可能多地匹配輸入文本中的字符。如果無法進行進一步的匹配,則不會回溯嘗試進行其他模式匹配。

(?> pattern )

4,二選一

| 的意思是或,匹配兩者中的任意一個,注意,|把左右兩邊的表達式分為兩部分。

pattern1 | pattern2

六,零寬斷言

零寬是指寬度為0,匹配的是位置,所以匹配的子串不會出現在匹配結果中,而斷言是指判斷的結果,只有斷言為真,才算匹配成功。

對於定位符,可以匹配一句話的開始、結束(^ $)或者匹配一個單詞的開始、結束(\b),這些元字符只匹配一個位置,指定這個位置滿足一定的條件,而不是匹配某些字符,因此,它們被成為 零寬斷言。所謂零寬,指的是它們不與任何字符相匹配,而匹配一個位置;所謂斷言,指的是一個判斷,正則表達式中只有當斷言為真時才會繼續進行匹配。零寬斷言可以精確的匹配一個位置,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指定句子或者單詞。

正則表達式把文本看作從左向右的字符流,向右叫做後向(Look behind),向左叫做前向(Look ahead)。對於正則表達式,只有當匹配到指定的模式(Pattern)時,斷言為True,叫做肯定式,把不匹配模式為True,叫做否定式。

按照匹配的方向和匹配的定性,把零寬斷言分為四種類型:

  • (?= pattern):前向、肯定斷言
  • (?! pattern):前向、否定斷言
  • (?<= pattern):後向、肯定斷言
  • (?<! pattern):後向、否定斷言

 1,前向肯定斷言

前向肯定斷言定義一個模式必須存在於文本的末尾(或右側),但是該模式匹配的子串不會出現在匹配的結果中,前向斷言通常出現在正則表達式的右側,表示文本的右側必須滿足特定的模式:

 (?= subexpression )

使用前向肯定斷言可以定一個模糊匹配,後綴必須包含特定的字符:

\b\w+(?=\sis\b)

對正則表達式進行分析:

  • \b:表示單詞的邊界
  •  \w+:表示單詞至少出現一次
  • (?=\sis\b):前向肯定斷言,\s 表示一個空白字符, is 是普通字符,完全匹配,\b 是單詞的邊界。

從分析中,可以得出,匹配該正則表達式的文本中必須包含 is 單詞,is是一個單獨的單詞,不是某一個單詞的一個部分。舉個例子

Sunday is a weekend day 匹配該正則,匹配的值是Sunday,而The island has beautiful birds 不匹配該正則。

2,後向肯定斷言

後向肯定斷言定義一個模式必須存在於文本的開始(或左側),但是該模式匹配的子串不會出現在匹配的結果中,後向斷言通常出現在正則表達式的左側,表示文本的左側必須滿足特定的模式:

(?<= subexpression )

使用後向肯定斷言可以定一個模糊匹配,前綴必須包含特定的字符:

(?<=\b20)\d{2}\b

對正則表達式進行分析:

  • (?<=\b20):後向斷言,\b表示單詞的開始,20是普通字符
  • \d{2}:表示兩個数字,数字不要求相同
  • \b:單詞的邊界

該正則表達式匹配的文本具備的模式是:文本以20開頭、以兩個数字結尾。

七,用正則從格式化的文本中扣值

有如下的JSON格式的文本,從文本中扣出字段(CustomerId、CustomerName、CustomerIdSource和CustomerType)的值:

{"CustomerDetails":"[{\"CustomerId\":\"57512f19\",\"CustomerName\":\"cust xyz\",\"CustomerIdSource\":\"AadTenantId\",\"CustomerType\":\"Enterprise\"}]"}

注意,該文本轉換為C#中的字符時,需要對雙引號和轉義字符進行轉義。由於這四個字段提取規則相同,可以寫一個通用的模式來提取: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NestedItem(string txt, string key)
{
    string pat = string.Format("(?<=\\\\\"{0}\\\\\":\\\\\").*?(?=\\\\\")", key);
    return Regex.Match(txt, pat, RegexOptions.IgnoreCase).Value;
}

正則表達式得解析:

  • (?<=\\\\\”{0}\\\\\”:\\\\\”):後向斷言,用於匹配字段名、雙引號和冒號
  • .*?:懶惰模式,匹配盡可能少的文本
  • (?=\\\\\”):前向斷言,用於匹配字段值得雙引號

 

 

參考文檔: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挑選?? 網頁設計報價省錢懶人包"嚨底家"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更多不同的設計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

【面經系列】一線互聯網大廠前端面試技巧深入淺出總結

一二面(基礎面)

1. 一面基礎面

1.1 面試準備

1.1.1 個人簡歷

  • 基本信息:姓名-年齡-手機-郵箱-籍貫
  • 工作經歷:時間-公司-崗位-職責-技術棧-業績(哪些成就)
  • 學歷: 博士 > 碩士 > 本科 > 大專
  • 工作經歷:時間-公司-崗位-職責-技術棧-業績
  • 開源項目:GitHub和說明

1.2.2 自我陳述

1.2.2.1 把我面試的溝通方向(別把自己帶到坑裡面)

答:我平時喜歡研究一些網站,並對一些技術的原理和好玩的點感興趣,我自己也喜歡思考,也喜歡嘗試探索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和實現。(有所收留,不要全部說出來,稍微留一點懸念留作面試官來提問)

1.2.2.2 豁達、自信的適度發揮

答:適當自信,向自己擅長的方向上面來引路;要讓面試官來欣賞我,而不是來鄙視他。

1.2.2.3 自如談興趣

(豁達自信,適當收住),巧妙演示實例,適時討論疑問(不知道的問題請求指導一下,如何去解決,不要說不知道,或者不了解)

1.2.2.4 節奏要適宜

切忌小聰明(盡量把問題的所有實現方法都寫出來,表現出來的是熟練)

1.2 面試實戰

[!NOTE]
> 1. 方向要對,過程要細(性能優化,過程詳細)
> 2. 膽子要大、心態要和(算法題認真思考,認真使勁想;敢於承擔責任,不要輕易放棄)

2. CSS相關

2.1 頁面布局

2.1.1 如何實現垂直居中布局呢?

1.已知寬高

/*v1*/
.container {
    position: absolute;
    left: 50%;
    top: 50%;
    marigin-left: -width / 2;
    marigin-top: -width / 2;
}

/*v2*/
.container {
    position: absolute;
    top: calc(50% - 5em);
    left: calc(50% - 9em);
}

2.未知寬高

/*v1*/
.container {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
    left: 50%;
    transform: translate(-50%, -50%);
}

/*v2:flex+ auto*/
.wrapper {
    dislay: flex;
}
.content {
    margin: auto;
}

/*v3. 父元素居中*/
.wrapper {
    display: flex;
    /* 盒子橫軸的對齊方式 */
    justify-content: center;
    /* 盒子縱軸的對齊方式 */
    align-items: center;
}

/*v4.body內部居中*/
.content {
     /* 1vh = 1% * 視口高度 */
      margin: 50vh auto;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2.1.2 如何實現水平居中布局呢?

  1. 如果需要居中的元素為常規流中 inline / inline-block 元素,為父元素設置 text-align: center;
  2. 父元素上設置 text-align: center; 居中元素上margin 為 auto。
  3. 如果元素positon: absolute; 那麼
    • 0)設置父元素postion: relative
    • 1)為元素設置寬度,
    • 2)偏移量設置為 50%,
    • 3)偏移方向外邊距設置為元素寬度一半乘以-1

2.1.3 如何實現三欄布局呢?

  1. left和right寫在center前面,並且分別左右浮動;
  2. 左右區域分別postion:absolute,固定到左右兩邊;中間的這個div因為是塊級元素,所以在水平方向上按照他的包容塊自動撐開。
  3. 父元素display: table;並且寬度為100%; 每一個子元素display: table-cell; 左右兩側添加寬度,中間不加寬度
  4. 包裹這個3個塊的父元素display: flex; 中間的元素flex: 1;
  5. 網格布局
/* 網格布局 */
.wrapper {
    display: grid;
    width: 100%;
    grid-template-columns: 300px 1fr 300px;
}

2.2 知道CSS動畫的實現嗎?

[!NOTE]
知道transition 過渡動畫和animation 關鍵幀動畫區別和具體實現。

  • 1.CSS動畫實現輪播圖
  • 2.CSS動畫實現旋轉的硬幣
  • 3.CSS動畫實現鐘擺效果

2.3 CSS盒子模型

2.3.1 說一下CSS的盒子模型?標準模型和IE模型的區別?CSS如何設置這兩種模型?

  • 標準盒子模型:width = content
  • IE盒子模型:width = content + pading + border

  • box-sizing : content-box
  • box-sizing : border-box

2.4 CSS樣式獲取

2.4.1 JS如何設置獲取盒子模型對應的寬度和高度?(面試重點)

  • dom.style.width/height : 只能取到內聯樣式的的屬性信息(拿不到外部引入的CSS樣式信息的)
  • dom.currentStyle.width/height : 會拿到瀏覽器渲染之後的屬性信息(IE瀏覽器)
  • window.getComputedStyle(dom).width/height : Chrome/Firefox 兼容, Firefox可以通過document.defaultView.getComputedStyle(dom)的方式來獲取
  • dom.getBoundingClientRect().width/height : 可以獲取距離viewport位置的寬度和高度

2.5 BFC

2.5.1 根據盒子模型解釋邊距額重疊問題?邊距重疊問題的解決方案?

  • 父子元素
  • 兄弟元素
  • 其他 ————————–計算方式:以參數的最大值來進行計算

解決方案:對父級元素創建BFC

2.5.2 BFC原理

[!NOTE]
BFC: 塊級格式化上下文,IFC(內聯格式化上下文)

  1. 在BFC的垂直邊距上面會發生重疊
  2. BFC的區域不會與浮動元素的BOX重疊
  3. BFC在頁面上是一個獨立的渲染區域,外部的元素不會影響到我,同時也不會影響到外部的元素
  4. 計算BFC的高度的時候,浮動元素也會參与運算

2.5.3 如何創建BFC?

  1. float值不是none
  2. position值不是static或者relative
  3. display值為table, table-cell, inline-box1.
  4. overflow : auto/hidden

2.5.4 BFC的使用場景?(重點理解)

  1. 解決邊距的重疊問題
<section id="margin">
        <style>
            #margin {
                background-color: #4eff35;
                overflow: hidden;
            }
            #margin>p {
                /*上 左右 下*/
                margin: 5px auto 25px;
                background-color: #ff255f;
            }
        </style>
        <p>1</p>
        <!--把一個元素放在一個容器裏面,為這個容器創建BFC即可解決邊距重疊問題-->
        <div style="overflow: hidden">
            <p>2</p>
        </div>

        <p>3</p>
</section>
  1. BFC 不與float部分重疊的解決
<section id="layout">
      <style>
          #layout {
              background-color: #48adff;
          }
          #layout .left {
              float: left;
              height: 300px;
              width: 200px;
              background-color: #ff4344;
          }
          #layout .right {
              height: 400px;
              background-color: #ff255f;
              /*給右邊的這個盒子容器創建一個BFC, 這個容器裏面的內容就會沿着垂直方向延伸*/
              overflow: auto;
              /*overflow: auto;*/
              /*display: table;*/
              /*float: left;*/
              /*position: fixed;*/
          }
      </style>
      <div class="left">
          LEFT
      </div>
      <div class="right">
          RIGHT
          <p>111</p>
          <p>111</p>
          <p>111</p>
          <p>111</p>
          <p>111</p>
          <p>111</p>
          <p>111</p>
          <p>111</p>
          <p>111</p>
          <p>111</p>
          <p>111</p>
          <p>111</p>
          <p>111</p>
          <p>111</p>
          <p>111</p>
      </div>
  </section>
  1. BFC子元素即使是float元素也要參与運算
<section id="float">
      <style>
          /*一個盒子內部的內容如果是浮動的話,那麼這個盒子的內容實際上是不參与父容器高度計算的*/
          #float {
              background-color: red;
              /*overflow: hidden;*/
              float: left;
          }
          #float .float {
              float: left;
              font-size: 30px;
          }
      </style>
      <div class="float">
          我是浮動的元素
      </div>
</section>

3. 事件相關

3.1 DOM事件

3.1.1 DOM事件的級別有哪些?

[!NOTE]
DOM級別一共可以分為四個級別:DOM0級、DOM1級、DOM2級和DOM3級。而DOM事件分為3個級別:DOM0級事件處理,DOM2級事件處理和DOM3級事件處理。

  1. DOM0 : element.onclick = function(e) {}
    DOM1 :該標準中未涉及到事件綁定的相關東西
  2. DOM2 : ele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false), 一個DOM元素可以添加多個事件
  3. DOM3 : element.addEventListener(‘keyup’, function(e){}, false),在DOM2標準基礎上面增加了新的事件類型:鼠標事件,鍵盤事件,焦點事件

3.1.2 DOM事件模型有哪些?

  1. 事件捕獲:從外向內, window -> document -> body -> button
  2. 事件冒泡:從內向外,button -> body -> document -> window

3.1.3 DOM事件流?

瀏覽器為當前的頁面與用戶進行交互的過程中,點擊鼠標後事件如何傳入和響應的呢?

    1. 捕獲階段:從外部容器開始向內
    1. 目標階段:事件通過捕獲到達目標階段
    1. 冒泡階段:從目標元素再上傳到window對象

3.1.4 什麼事件可以代理?什麼事件不可以代理呢?

什麼樣的事件可以用事件委託,什麼樣的事件不可以用呢?

[!NOTE]

  1. 通常支持事件冒泡(Event Bubbling)的事件類型為鼠標事件和鍵盤事件,例如:mouseover, mouseout, click, keydown, keypress。
  2. 接口事件(指的是那些不一定與用戶操作有關的事件)則通常不支持事件冒泡(Event Bubbling),例如:load, change, submit, focus, blur。

很明顯:focus 和 blur 都屬於不支持冒泡的接口事件。既然都不支持冒泡,那又如何實現事件代理呢?

3.1.5 IE和DOM事件流的區別?

IE採用冒泡型事件 Netscape使用捕獲型事件 DOM使用先捕獲后冒泡型事件

  1. 冒泡型事件模型: button -> div -> body (IE瀏覽器本身只支持Bubbling不支持Capturing)
  2. 捕獲型事件模型: body -> div-> button (Netscape事件流,網景瀏覽器公司)
  3. DOM事件模型: body -> div -> button -> button -> div -> body (先捕獲后冒泡,除了IE以外的其他瀏覽器都支持標準的DOM事件處理模型)

[!NOTE]

  • 規範和瀏覽器實現的差別?
    • DOM2級事件規範的捕獲階段,事件從文檔節點document開始傳播,現代瀏覽器大多數都是從window對象開始傳播事件的;
    • DOM2級事件規範捕獲階段不涉及事件目標,現代瀏覽器大多數都在這個階段包含事件目標。

3.1.6 事件對象event的屬性方法的差別?

        IE                    DOM
cancelBubble = true    stopPropagation()    // 停止冒泡
returnValue = false    preventDefault()     // 阻止元素默認事件
srcEelement            target               // 事件目標

3.1.7 描述DOM事件捕獲的具體流程?

window -> document -> HTML標籤 -> body -> … -> 目標元素

[!NOTE]
關鍵點: 注意根節點是window這個對象的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div id="container">
      <style>
          #container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color: #ff255f;
          }
      </style>
  </div>
  <script>
      // 事件捕獲機制
      window.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console.log('window capture');
      }, true)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document capture');
      }, true)
      document.documentEle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HTML capture');
      }, true)
      document.body.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body capture');
      }, true)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ain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container capture');
      }, true)

      // 事件冒泡機制
      window.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console.log('window capture');
      })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document capture');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HTML capture');
      })
      document.body.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body captur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ntain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container capture');
      })

      // 輸出結果
      window capture  --> document capture --> HTML capture --> body capture --> container capture --> container capture -->  body capture --> HTML capture --> document capture --> window capture
  </script>
</body>
</html>

3.1.8 如何拿到HTML這個標籤節點元素呢?(加分項)

  var html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

3.1.9 描述Event對象的常見應用?

  1. e.preventDefault() : 阻止默認事件(如阻止a標籤的默認跳轉行為)
  2. e.stopPropagation() : 阻止事件冒泡的行為
  3. *** e.stopImmediatePropagation() : 事件響應的優先級的應用場景,如果一個元素綁定了多個事件,但是又不想讓其他的事件執行的時候使用該方法【也會阻止冒泡】
  4. e.currentTarget : 當前所綁定的事件對象
  document.documentElement.onclick = function(e) {
    console.log(e.currentTarget, e.target);       // <html><body>...</body></html>()給綁定事件的那個元素, 當前被點擊的那個元素
  }

[!NOTE]
e.target : 當前被點擊的元素,父元素使用事件代理的方式來實現,可以直接使用該屬性獲取被點擊的那個元素

3.2 如何自定義事件?(重點))

3.2.1 如何給一個按鈕綁定一個自己定義的事件呢?

  // v1. 使用Event對象來自定義事件
  // 開始創建一個自己定義的事件對象
  var eve = new Event('customEvent');
  // 使用dom2事件處理的方式來給這個元素綁定一個事件
  var dom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
  dom.addEventListener('customEvent', function(e) {
    console.log('customEvent called!');
  });
  // 下面的這句話可以在適合的場景中來觸發一個自己定義的事件對象
  setTimeout(function(){
    // 在1s之後觸發這個事件
    dom.dispatchEvent(eve);
  }, 1000)


  // v2. 使用CustomEvent來實現自定義事件
  var dom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
  // 使用CustomEvent的方式可以在事件觸發的時候傳遞一個參數,然後通過e.detail 的方式來獲取這個參數信息
  var myClick = new CustomEvent('myClick', {detail : {name : 'zhangsan', age : 24}});
  dom.addEventListener('myClick', function(e){
    console.log(e.detail, e.target)
  })
  dom.dispatchEvent(myClick);

4. HTTP協議

4.1 HTTP協議的主要特點?

  • 簡單快速
  • 靈活
  • 無連接
  • 無狀態

4.2 HTTP報文的組成部分?

  • 請求報文
    請求行:請求方法 資源地址 HTTP版本
    請求頭: key : value
    空行 :
    請求體 : name=zhangsan&age=18
  • 響應報文 : HTTP版本 狀態碼
    狀態行
    響應頭
    空行
    響應體

4.3 HTTP方法?

  • GET : 獲取資源
  • POST : 傳輸資源
  • PUT :更新資源
  • DELETE : 刪除資源
  • HEAD :獲取報文首部
  • OPTIONS : 允許客戶端查看服務器的性能。

4.4 POST和GET的區別?

  1. GET請求在瀏覽器回退的時候是無害的,而POST會再次提交請求
  2. GET請求產生的URL地址可以被收藏,而POST不可以
  3. GET請求會被瀏覽器主動緩存,而POST不會,除非主動設置
  4. GET請求只能進行URL編碼,而POST支持多種編碼方式
  5. GET請求參數會被完整第保留在瀏覽器的歷史記錄裏面,而POST參數不會被保留
  6. GET請求愛URL中傳送的參數的長度是有限的(2KB),而POST沒有限制
  7. 對參數的數據類型,GET值接受ASCII字符,而POST沒有限制
  8. POST比GET更安全,GET參數直接暴露在URL上,所以不能用來傳遞敏感信息
    9. GET參數通過URL傳遞,POST參數直接放在了Request body中

4.5 HTTP狀態碼?

4.5.1 狀態碼的第一位

  • 1xx :指示信息-表示請求已接收,繼續處理(重點)
  • 2xx :成功-表示請求已被成功接收
  • 3xx :重定向-要完成請求必須進行更進一步的操作
  • 4xx :客戶端錯誤-請求有語法錯誤或請求無法實現
  • 5xx :服務器錯誤-服務器未能實現合法的請求

4.5.2 狀態碼詳解

  • 200 OK : 客戶端請求成功
  • 206 Partial Content : 客戶端發送了一個帶有Range頭的GET請求(Video標籤或者audio標籤在請求數據的時候)
  • 301 Moved Permanently : 請求的頁面已經轉移到了新的URL
  • 302 Found : 所請求的頁面已經臨時轉移到了新的URL
  • 304 Not Modified :客戶端有緩衝的文檔併發出了一個條件下的請求,原來緩衝的文檔還可以繼續使用
  • 400 Bad Request : 客戶端請求有語法錯誤,不被服務器所理解
  • 401 Unauthorized : 請求未經授權,這個狀態碼必須和WWW-Authenticate報頭域一起使用
  • 403 Forbidden:對被請求頁面的訪問被禁止
  • 404 Not Found : 請求資源不存在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服務器發生不可預期的錯誤,原來緩衝的文檔還可以繼續使用
  •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 請求未完成,服務器臨時過載或宕機,一段時間后可能恢復正常

4.6 什麼是持久連接?

[!NOTE]
HTTP協議採用‘請求-應答’模式, HTTP1.1版本才支持的,使用Keep-alive字段可以建立一個長連接,從而不需要每次請求都去建立一個新的連接。

4.7 什麼是管線化?

4.7.1 基本概念

  • 在使用持久連接(Keep-alive)的情況下,某個連接上的消息的傳遞類似於:請求1 –> 響應1 –> 請求2 –> 響應2 –> 請求3 –> 響應3
  • 管線化的過程: 請求1 –> 請求2 –> 請求3 –> 響應1 –> 響應2 –> 響應3

4.7.2 管線化的特點(特點)

  1. 管線化機制通過持久連接完成,僅在HTTP1.1版本之後支持
  2. 只有GET和HEAD請求可以進行管線化,POST有所限制的
  3. 初次創建連接的時候不應該啟動管線機制,因為對方(服務器)不一定支持HTTP1.1版本的協議
  4. 管線化不會影響到響應到來的順序,HTTP響應返回的順序並未改變
  5. HTTP1.1 要求服務器支持管線化,但並不要求服務器也對響應進行管線化處理,只是要求對於管線化的請求不失敗即可
  6. 由於上面提到的服務器端問題,開啟管線化很可能並不會帶來大幅度的性能提升,而且很多服務器和代理程序對管線化的支持並不好,因此現代的瀏覽器如Chrome和Firefox默認並沒有開啟管線化支持

5. 原型鏈

5.1 創建對象的幾種方法?

// 1. 使用字面量的方式來創建
var o1 = {name : 'zhangsan'};
var o11 = new Object({name : 'zhangsan'});

// 2. 使用普通構造函數的方式來創建
var M = function(){
    this.name = 'zhangsan';
}
var o2 = new M();

// 3. Object.create方法
var p = {name : 'zhangsan'};
var o3 = Object.create(p);

5.2 原型、構造函數、實例、原型鏈?

構造函數:使用new運算符來聲明一個實例(任何函數都是可以通過構造函數來使用的)

原型鏈:通過原型鏈可以找到上一級別的原型對象

原型對象:多個實例公用的數據和屬性或者方法

5.3 instanceof的原理?

[!NOTE]
instanceof 檢測一個對象A是不是另一個對象B的實例的原理是:查看對象B的prototype指向的對象是否在對象A的[[prototype]]鏈上。如果在,則返回true,如果不在則返回false。不過有一個特殊的情況,當對象B的prototype為null將會報錯(類似於空指針異常)。

// 2. 使用普通構造函數的方式來創建
var M = function(){
  this.name = 'zhangsan';
}
var o2 = new M();
undefined
o2.__proto__ == M.prototype
true
o2.__proto__ == M.prototype
true
o2.__proto__.constructor === Object
false
o2.__proto__.constructor === M
true

5.4 new運算符的原理?

  1. 一個新對象被創建。它繼承於foo.prototype
  2. 構造函數foo被執行。執行的時候,相應的傳參會被傳入,同時上下文(this)會被指定為這個新實例,new foo等同於 new foo(),只能用在不傳遞任何參數的情況
  3. 如果構造函數返回了一個“對象”,那麼這個對象會取代整個new出來的結果。如果構造函數沒有返回對象,那麼new 出來的結果為步驟1創建的對象
// new 一個對象的過程
var _new = function (fn) {
  // 1. 創建一個對象,這個對象要繼承fn這個構造函數的原型對象
  var o = Object.create(fn.prototype);
  // 2. 執行構造函數
  var k = fn.call(o, arguments);
  // 3. 看下執行的這個函數的運行效果是不是函數
  if (typeof k === 'object'){
      return k;
  }
  else
  {
      return o;
  }
}

6. 面向對象

6.1 類與繼承:如何實現繼承,繼承的幾種實現方式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script>
  // 類的聲明
  function Animal1() {
      this.name = 'name';
  }
  // ES6 中的class的聲明
  class Animal2 {
      constructor(){
          this.name = 'name';
      }
  }

  console.log(new Animal1(), new Animal2());
  ///////////////////////////////////////////////////////////////////////////////////////////


  // 如何實現類的繼承呢???-----------本質:原型鏈
  // v1. 藉助構造函數實現繼承
  function Parent1() {
      this.name = 'parent1'
  }
  Parent1.prototype.sayHello = function () {
      console.log('hello');
  }
  function Child1() {
      // 執行父親的構造函數:
      // 1. 實現原理:將父級函數的this指向了這個子類的實例上面去了
      // 2. 缺點:父親的原型鏈上面的方法或者屬性不能被繼承;只能實現部分繼承
      Parent1.call(this);
      this.type = 'child1';
  }
  // 沒有參數的時候,可以直接new + 函數名稱
  console.log(res = new Child1);




  // v2. 藉助原型鏈實現繼承
  function Parent2() {
      this.name = 'parent2';
      this.data = [1, 2, 3];
  }
  Parent2.prototype.sayHello = function () {
      console.log('hello');
  }
  function Child2() {
      this.type = 'child2';
  }
  // prototype 就是為了讓這個對象的實例可以訪問到原型鏈上的內容
  Child2.prototype = new Parent2();
  // new Child2().__proto__ === Child2.prototype  // true
  // new Child2().__proto__.name                  // parent2
  // 原型鏈繼承的缺點:
  // 1. 原理:通過修改原型鏈來實現對象的繼承關係
  // 2. 缺點:修改第一個對象上面的屬性,會直接修改第二個對象屬性數據(引用類型)
  var c1 = new Child2();
  var c2 = new Child2();
  c1.data.push(100, 200, 300);

  // v3. 組合繼承
  function Parent3() {
      this.name = 'parent3';
      this.data = [1, 2, 3];
  }
  function Child3() {
      // 1. 借用構造函數繼承
      Parent3.call(this);
      this.type = 'child3';
  }
  // 2. 原型鏈繼承
  // child3的原型對象是Parent3的一個實例對象,但是這個實例對象中是沒有constructor這個屬性的,因此尋找屬性的時候回沿着這個實例對象的原型鏈繼續向上尋找new Parent3().prototype 這個原型對象的,
  // 最終在Parent3.prototype這個原型對象中找到了這個屬性,new一個對象找的實際上是{Parent3.prototype.constructor : Parent3}
  Child3.prototype = new Parent3();
  var c1 = new Child3();
  var c2 = new Child3();
  c1.data.push(100, 200, 300);
  // 組合繼承的特點:
  // 1. 原理:結合借用構造函數繼承和原型鏈繼承的優點,摒棄二者的缺點
  // 2. 缺點:父類構造函數在創建實例的時候總共執行了兩次(new Parent3(), new Child3())


  // v4. 組合繼承的優化1
  function Parent4() {
      this.name = 'parent4';
      this.data = [1, 2, 3];
  }
  function Child4() {
      // 1. 借用構造函數繼承
      Parent4.call(this);
      this.type = 'child4';
  }
  // 讓子類的構造函數的原型對象和父類構造函數的原型對象執向同一個對象(都是同一個對象)
  Child4.prototype = Parent4.prototype;
  // 測試
  var c1 = new Child4();
  var c2 = new Child4();
  console.log(c1 instanceof Child4, c1 instanceof Parent4);
  console.log(c1.constructor)         // Parent4? 如何實現:c1.constructor(c1.__proto__.constructor) === Child4 呢?
  // 缺點:
  // 1. 無法通過原型對象的constructor屬性來獲取對象的屬性對應的構造函數了(子類和父類公用的是一個contructor)
  // 2. obj instanceof Child4 === true; obj instanceof Parent4 === true
  // 3. obj.__proto__.constructor === Child4; obj.__proto__.constructor === Parent4  ???

  // v5. 組合繼承的優化2【完美寫法】
  function Parent5() {
      this.name = 'parent5';
      this.data = [1, 2, 3, 4, 5];
  }
  function Child5(){
      Parent5.call(this);
      this.type = 'child5';
  }

  // 通過創建中間對象的方式來把兩個對象區分開
  // var obj = new Object(); obj.__proto__ = Constructor.prototype;
  // 1. Object.create創建的對象obj, 這個obj的原型對象就是參數
  // 2. Child5的原型對象是Child5.prototype
  // 3. Child5.prototype = obj,obj這個對象相當於就是一个中間的橋樑關係
  Child5.prototype = Object.create(Parent5.prototype);
  // 當前的方式還是會按照原型鏈一級一級向上尋找的, 給Child5的原型對象上面綁定一個自己定義的constructor屬性
  Child5.prototype.constructor = Child5;

  // var s1 = new Child5()

  // 上面的代碼等價於
  var obj = Object.create(Parent5.prototype);     // obj.prototype = Parent5.prototype
  Child5.prototype = obj;
  Child5.prototype.constructor = Child5;
  // 1. 對象之間就是通過__proto__ 屬性向上尋找的
  // 2. 尋找規則: child5 ---> Child5.prototype ---> obj(Object.create(Parent5.prototype)) ---> Parent5.prototype


  // 技巧:不要讓面試官問太多題目:拖拉時間【擠牙膏】,把一個問題盡量吃透
  // 消化這一塊內容
</script>
</body>
</html>

[!WARNING]
面試技巧

  1. 不要讓面試官問太多題目:拖拉時間【擠牙膏】,把一個問題盡量吃透
  2. 知識深度

7. 通信

7.1 什麼是同源策略個限制?

[!NOTE]
同源策略限制是從一個源加載的文檔或腳本如何與來自另一個源的資源進行交互。這是一個用於隔離潛在惡意文件的關鍵的安全機制。(一個源的文檔或腳本是沒有權利直接操作另外一個源的文檔或腳本的)

  1. Cookie, LocalStorage和IndexDB無法讀取
  2. DOM無法獲得;(document.body是無法獲取的)
  3. Ajax請求不能發送

7.2 前後端如何進行通信呢?

  1. Ajax(有同源策略限制);Fetch API則是XMLHttpRequest的最新替代技術, 它是W3C的正式標準
  2. WebSocket:支持跨域請求數據,沒有同源策略的限制
  3. CORS:新的協議通信標準;CORS則將導致跨域訪問的請求分為三種:Simple Request,Preflighted Request以及Requests with Credential;cors相對於jsonp而言的好處就是支持所有的請求方式,不止是get請求,還支持post,put請求等等,而它的缺點就很明顯,無法兼容所有的瀏覽器,對於要兼容到老式瀏覽器而言,還是使用jsonp好點

7.3 如何創建Ajax呢?

  1. XMLHttpRequest對象的工作流程
  2. 瀏覽器的兼容性處理【重點】
  3. 事件的觸發條件
  4. 事件的觸發順序
  function ajax(params){
    // 1. 創建對象,考慮兼容性【重點】
    var xhr = XMLHTTPRequest ? new XMLHTTPRequest() : new window.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 兼容性問題必須考慮
    // 2. 打開連接
    var type = params.type || 'GET',
        url = params.url || '',
        data = params.data || {},
        success = params.success,
        error = params.error,
        dataArr = [];
    for (var k in data) {
      dataArr.push(k + '=' + data[k]);
    }
    //帶上Cookie
    xhr.withCredentials = true;
    if (type.toUpperCase() === 'GET') {
      // get
      url += '?' + dataArr.join('&');
      // 問號結尾的話,直接替換為空字符串
      xhr.open(type, url.replace(/\?$/g, ''), true);
      // GET 請求的話,是不需要再send方法中帶上參數的
      xhr.send();
    }
    else {
      // POST
      xhr.open(type, url, true);
      xhr.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POST 請求需要把數據放在send方法裏面, data = name=zhangsna&age=18&sex=male
      xhr.send(dataArr.join('&'));
    }
    // 開始監聽變化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這裏需要考慮強緩存和協商緩存的話直接處理,206是媒體資源的創建方式
      if (xhr.readyState === 4 && xhr.status === 200 || xhr.status === 304) {
          var res;
          if (success instanceof Function) {
            res = xhr.responseText;
            if (typeof res === 'string') {
              res = JSON.parse(res);
              // 開始執行成功的回調函數
              success.call(xhr, res);
            }
          } else {
            if (error instanceof Function) {
              // 失敗的話直接返回這個responseText中的內容信息
              error.call(xhr, res);
            }
          }
      }
    }
  }

7.4 跨域通信的幾種方式?

7.4.1 JSONP

  function jsonp(url, onsuccess, onerror, charset){
    // 1. 全局註冊一個callback
    var callbackName = 'callback' + Math.random() * 100;
    window[callbackName] = function(){
      if (onsuccess && typeof onsuccess === 'Function') {
        onsuccess(arguments[0]);
      }
    }
    // 2. 動態創建一個script標籤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etAttribute('type', 'text/javascript');
    charset && script.setAttribute('charset', charset);
    script.setAttribute('src', url);
    script.async = true;
    // 3. 開始監聽處理的過程
    script.onload = script.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if (!script.readyState || /loaded|complete/.test(script.readyState)) {
        // 4. 成功之後移除這個事件
        script.onload = script.onreadystatechange = null;
        // 刪除這個script的DOM對象(head.removeChild(script), 這個DOM節點的父節點相當於是head標籤這個父節點)
        script.parentNode && script.parentNode.removeChild(script);
        // 刪除函數或變量
        window[callbackName] = null;
      }
    }
    script.onerror = function(){
      if (onerror && typeof onerror === 'Function') {
        onerror();
      }
    }
    // 5. 開始發送這個請求(把這個標籤放在頁面中的head標籤中即可)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appendChild(script);
  }

7.4.2 Hash

hash 改變后頁面不會刷新的

[!NOTE]
使用場景:當前的頁面A通過iframe或者frame嵌入了跨域的頁面

  // 1. A頁面中的代碼如下
  var B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iframe');
  B.src = B.src + '#' + JSON.stringfy(data);
  // 2. B中的偽代碼如下
  window.onhashchange = function(){
    var data = window.location.hash;    // 接受數據
    data = JSON.parse(data);
  }

7.4.3 postMessage(HTML5中新增)

[!NOTE]
使用場景: 可以實現窗口A(A.com)向窗口B(B.com)發送信息

  // 1. 窗口B中的代碼如下
  var BWindow = window;
  BWindow.postMessage(JSON.stringfy(data), 'http://www.A.com');   
  // 2. 窗口A中代碼
  var AWindow = window;
  AWindow.addEventListener('message', function(e){
      console.log(e.origin);                  // http://www.B.com
      console.log(e.source);                  // BWindow

      e.source.postMessage('已成功收到消息');

      console.log(JSON.parse(e.data));        // data
  }, false)
  // 父窗口給子窗口發信息,需要用iframe的contentWindow屬性作為調用主體
  // 子窗口給父窗口發的信息需要使用window.top,多層iframe使用window.frameElement

7.4.4 . WebSocket

[!NOTE]
不受同源策略影響,可以直接使用

  var ws = new window.WebSocket('ws://echo.websocket.org');

  // 打開連接
  ws.onopen = function(e){
    console.log('Connection open ……');
    ws.send('Hello WebSocket!');
  }

  // 接受消息
  ws.onmessage = function(e){
    console.log('Received Message : ', e.data);
  }

  // 關閉連接
  ws.onclose = function(e){
    console.log('Connection closed');
  }

7.4.5 CORS

支持跨域通信版本的Ajax,是一種新的標準(Origin頭)【ajax的一個變種,適用於任何】

  fetch('/get/name', {
    method : 'get'
  }).then(function(response){
    console.log(response);
  }).catch(function(err){
    // 出錯了;等價於then的第二個參數
  });
  // 原因:瀏覽器默認會攔截ajax請求,會根據頭中的origin消息進行判斷處理消息;Origin字段用來說明,本次請求來自哪個源(協議 + 域名 + 端口)。服務器根據這個值,決定是否同意這次請求。JSONP只支持GET請求,CORS支持所有類型的HTTP請求。JSONP的優勢在於支持老式瀏覽器,以及可以向不支持CORS的網站請求數據。
7.4.5.1 CORS請求的基本流程
  1. 對於簡單請求,瀏覽器直接發出CORS請求。具體來說,就是在頭信息之中,增加一個Origin字段。
  2. Origin字段用來說明,本次請求來自哪個源(協議 + 域名 + 端口)。服務器根據這個值,決定是否同意這次請求。
  3. 如果Origin指定的源,不在許可範圍內,服務器會返回一個正常的HTTP回應。瀏覽器發現,這個回應的頭信息沒有包含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字段(詳見下文),就知道出錯了,從而拋出一個錯誤,被XMLHttpRequest的onerror回調函數捕獲。
  4. 如果Origin指定的域名在許可範圍內,服務器返回的響應,會多出幾個頭信息字段。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api.bob.com   // 必需的字段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 可選字段: 是否允許發送cookie
  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 FooBar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1. 簡單請求的CORS請求,會在正式通信之前,增加一次HTTP查詢請求,稱為”預檢”請求(preflight)。OPTIONS表示當前的這個請求是用來詢問的;服務器收到”預檢”請求以後,檢查了Origin、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和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字段以後,確認允許跨源請求,就可以做出回應。
7.4.5.2 JSONP和CORS的區別?
  1. JSONP只支持GET請求,CORS支持所有類型的HTTP請求
  2. JSONP的優勢在於支持老式瀏覽器,以及可以向不支持CORS的網站請求數據。

8. 安全

8.1 CSRF

8.1.1 基本概念和縮寫

CSRF: 跨站請求偽造,Cross site request forgery

8.1.2 CSRF 攻擊原理

8.1.3 可以成功攻擊的條件?

  1. 目標網站存在CSRF漏洞的請求接口(一般為get請求)
  2. 目標用戶之前已經成功登錄過這個網站(留下了Cookie)

8.1.4 如何防禦呢?

  1. Token驗證:訪問服務器接口的時候,會自動帶上這個token
  2. Referer驗證:驗證網站的頁面來源(只有我當前網站下的頁面才可以請求,對於來自其他網站的請求一律攔截)
  3. 隱藏令牌: 隱藏信息會放在header中(類似於Token)

8.2 XSS

8.2.1 基本概念和縮寫

XSS: cross-site scripting, 跨站腳本攻擊

8.2.2 XSS防禦

攻擊原理: 注入JS腳本

防禦措施: 讓JS代碼無法解析執行

8.3 CSRF和XSS的區別呢?

  1. CSRF:網站本身存在漏洞的接口,依賴這些登錄過目標網站的用戶來實現信息的竊取;
  2. XSS:向頁面中注入JS執行,JS函數體內執行目標任務;

[!NOTE]

  1. 一定要說出中文名稱,實現原理,防範措施都說出來
  2. 不要拖泥帶水,言簡意賅

9. 算法

[!NOTE]
算法攻略:多刷題才是硬道理!!!

二三面(知識深度面)

10. 渲染機制

10.1 什麼是DOCTYPE及作用?

  1. 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文檔類型定義,是一系列的語法規則,用來定義XML或者(X)HTML的文件類型。瀏覽器會使用它來判斷文檔的類型,決定使用哪一種協議來解析,以及切換瀏覽器模式;
  2. DOCTYPE: 是用來聲明文檔類型和DTD規範的,一個主要的用途是文件的合法性驗證;如果文件代碼不合法,那麼瀏覽器解析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出錯
  3. 總結:Doctype就是通知瀏覽器當前的文檔是屬於那種類型的,包含哪些DTD。
  <!--HTML5的寫法-->
  <DOCTYPE html>
  <!-- HTML 4.01  Strict
    1. 這個DTD 包含所有的HTML元素和屬性
    2. 但是不包含展示性的和棄用的元素(比如font)
  -->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EN" "http://www.w3.org/TR/html4/strict.dtd" >
  <!-- HTML 4.0.1 Transitional
    1. 這個DTD 包含所有的HTML元素和屬性
    2. 也包含展示性的和棄用性的元素(比如font)
  -->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

[!NOTE]
在W3C標準出來之前,不同的瀏覽器對頁面渲染有不同的標準,產生了一定的差異。這種渲染方式叫做混雜模式。在W3C標準出來之後,瀏覽器對頁面的渲染有了統一的標準,這種渲染方式叫做標準模式。<!DOCTYPE>不存在或者形式不正確會導致HTML或XHTML文檔以混雜模式呈現,就是把如何渲染html頁面的權利交給了瀏覽器,有多少種瀏覽器就有多少種展示方式。因此要提高瀏覽器兼容性就必須重視<!DOCTYPE>

10.2 嚴格模式和混雜模式

[!NOTE]
嚴格模式和混雜模式都是瀏覽器的呈現模式,瀏覽器究竟使用混雜模式還是嚴格模式呈現頁面與網頁中的DTD(文件類型定義)有關,DTD裡面包含了文檔的規則。比如:loose.dtd

  • 嚴格模式:又稱標準模式,是指瀏覽器按照W3C標準來解析代碼,呈現頁面
  • 混雜模式:又稱為怪異模式或者兼容模式,是指瀏覽器按照自己的方式來解析代碼,使用一種比較寬鬆的向後兼容的方式來显示頁面。

10.3 瀏覽器的渲染過程?

10.3.1 開始進行DOM解析,渲染DOM Tree

10.3.2 開始進行CSS解析,渲染CSSOM Tree

10.3.3 DOM樹和CSS樹的結合,最後會轉換為Render Tree

10.3.4 Layout的過程,計算每一個DOM元素的位置、寬度、高度等信息,最終渲染並显示頁面到瀏覽器

10.4 何時會觸發Reflow?

[!NOTE]
定義:DOM結構中每個元素都有自己的盒子模型,這些都是需要根據各種樣式來計算並根據計算結果將元素放在它該出現的位置,這個過程就是reflow;

  1. 當你增加、刪除、修改DOM節點的時候,會導致Reflow或Repaint
  2. 當你移動DOM的位置,或者設置動畫的時候
  3. 當你修改CSS樣式的時候
  4. 當你Resize窗口的時候(移動端沒有這個問題,與瀏覽器有關),或者在滾動窗口的時候
  5. 當你修改網頁的默認的字體的時候

10.5 何時回觸發Repaint?

[!NOTE]
定義:當各種盒子的位置、大小以及其他屬性,例如顏色、字體大小都確定下來以後,瀏覽器於是便按照元素各自的特性繪製了一遍,於是頁面的內容出現了,這個過程就是repaint

  1. DOM改動
  2. CSS改動

10.6 如何最大程度上的減少瀏覽器的重繪Repaint過程(頻率)呢?

10.6.1 避免在document上直接進行頻繁的DOM操作,如果確實需要可以採用off-document的方式進行

    1. 先將元素從document中刪除,完成修改之後然後再把元素放回原來的位置
    1. 將元素的display設置為none, 然後完成修改之後再把元素的display屬性修改為原來的值
    1. 如果需要創建多個DOM節點,可以使用DocumentFragment創建完畢之後一次性地加入document中去
  var frag = document.createDocumentFragment();
  frag.appendChild(dom);    /*每次創建的節點先放入DocumentFragment中*/

10.6.2 集中修改樣式

  1. 盡可能少的修改元素style上的屬性
  2. 盡量通過修改className來修改樣式(一次性修改)
  3. 通過cssText屬性來設置樣式值
  document.getElementById("d1").style.cssText = "color:red; font-size:13px;";

10.6.3 緩存Layout的屬性值

[!NOTE]
對於Layout屬性中非引用類型的值(数字型),如果需要多次訪問則可以在一次訪問時先存儲到局部變量中,之後都使用局部變量,這樣可以避免每次讀取屬性時造成瀏覽器的渲染。

  var width = el.offsetWidth;
  var scrollLeft = el.scrollLeft;

10.6.4 設置元素的position為absolute或fixed

[!NOTE]
在元素的position為static和relative時,元素處於DOM樹結構當中,當對元素的某個操作需要重新渲染時,瀏覽器會渲染整個頁面。將元素的position設置為absolute和fixed可以使元素從DOM樹結構中脫離出來獨立的存在,而瀏覽器在需要渲染時只需要渲染該元素以及位於該元素下方的元素,從而在某種程度上縮短瀏覽器渲染時間。

11. 布局Layout?

Layout屬性包括

  1. offsetLeft、offsetTop、offsetHeight、offsetWidth: 相對於父對象的邊距信息,且返回值為数字;left獲取或設置相對於具有定位屬性(position定義為relative)的父對象的邊距信息,返回值為字符串10px
  2. scrollTop/Left/Width/Height:滾動條在各個方向上拉動的距離,返回值為数字
  3. clientTop/Left/Width/Height:瀏覽器的可視區域的大小
  4. getComputedStyle()、currentStyle(in IE):瀏覽器渲染DOM元素之後的寬度和高度等樣式信息

12. JS運行機制

12.1 如何理解JS的單線程?

看代碼,寫結果?

  // 同步任務
  console.log(1);
  // 異步任務要掛起
  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2)
  }, 0);
  console.log(3)
  // out : 1 3 2
  console.log('A');
  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B')
  }, 0);
  while (true) {

  }

  // out : A

12.2 什麼是任務隊列?

  for (var i = 0; i < 4; i++) {
    // setTimeout , setInterval 只有在時間到了的時候,才會把這個事件放在異步隊列中去
    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i);
    }, 1000);
  }
  // out : 4 4 4 4

12.3 什麼是Event Loop?

[!NOTE]
JS是單線程的,瀏覽器引擎會先來執行同步任務,遇到異步任務之後,會把當前的這個異步任務放在time模塊中,等到主線程中的所有的同步任務全部執行完畢之後;然後當前的這個異步任務只有時間到了之後,才會把這個任務(回調函數)放在一個異步隊列中;噹噹前的任務棧中的任務全部執行完畢了之後,會先去執行微任務隊列中的任務(Promise),然後等到微任務隊列中的所有任務全部執行完畢之後,再去執行process.nextTick()這個函數,等到這個函數執行完畢之後,本次的事件輪訓結束;
開啟新的執行棧,從宏任務隊列中依次取出異步任務,開始執行;每個宏任務執行都會重新開啟一個新的任務執行棧

12.3.1 3個關鍵點

  1. 執行棧執行的是同步任務;
  2. 什麼時候去異步隊列中取這個任務;
  3. 什麼時候向這個任務隊列中放入新的異步任務

    12.3.2 異步任務的分類

  • setTimeout, setInterval;
  • DOM事件(點擊按鈕的時候也會先去執行同步任務);
  • Promise

13. 知識點總結

  1. 理解JS的單線程的概念
  2. 理解任務隊列
  3. 理解Event Loop
  4. 理解哪些語句會翻入到異步任務隊列
  5. 理解與放入到異步任務隊列的時機

    13.1 頁面性能

    13.1.1 提升頁面性能的方法有哪些?

  6. 資源壓縮合併,減少HTTP請求;
  7. 非核心代碼的異步加載 —> 異步加載的方式有哪些? —> 異步加載的區別?
  8. 利用瀏覽器的緩存 —> 緩存的分類 —> 緩存的原理
  9. 使用CDN加速
  10. 預解析DNS:DNS Prefetch 是一種DNS 預解析技術,當你瀏覽網頁時,瀏覽器會在加載網頁時對網頁中的域名進行解析緩存,這樣在你單擊當前網頁中的連接時就無需進行DNS的解析,減少用戶等待時間,提高用戶體驗。(提前解析域名,而不是點擊鏈接的時候才去進行DNS域名解析,可以節省DNS解析需要耗費的20-120毫秒時間)

  <!-- https協議的網站,默認是關閉了DNS的預解析的,可以使用下面的語句開啟  -->
  <meta http-equiv="x-dns-prefetch-control" content="on">
  <!-- 開始配置需要進行DNS預解析的域名 -->
  <link rel="dns-prefetch" href="//www.zhix.net">                               <!--支持http和HTTPS-->
  <link rel="dns-prefetch" href="http://bdimg.share.baidu.com" />               <!--支持http的協議-->
  <link rel="dns-prefetch" href="http://nsclick.baidu.com" />
  <link rel="dns-prefetch" href="http://hm.baidu.com" />
  <link rel="dns-prefetch" href="http://eiv.baidu.com" />

14. 異步加載的方式

14.1 動態腳本的加載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appendChild(script);

  // 沒有 defer 或 async,瀏覽器會立即加載並執行指定的腳本,“立即”指的是在渲染該 script 標籤之下的文檔元素之前,也就是說不等待後續載入的文檔元素,讀到就加載並執行。
  <script src="script.js"></script>

14.2 defer

<!-- 有 defer,加載後續文檔元素的過程將和 script.js 的加載并行進行(異步),但是 script.js 的執行要在所有元素解析完成之後,DOMContentLoaded 事件觸發之前完成。 -->
<script defer src="myscript.js"></script>

14.3 async

  <!-- 有 async,加載和渲染後續文檔元素的過程將和 script.js 的加載與執行并行進行(異步)。 -->
  <script async src="script.js"></script>

14.4 異步加載的區別?

[!NOTE]

  1. defer是在HTML解析完成之後(DOMContentLoaded事件執行之後)才會執行,如果是多個,會按照加載的順序依次執行(按照順序執行)
  2. async是在加載完之後立即執行,如果是多個,執行順序和加載順序無關(與順序無關)

15. 說一下瀏覽器的緩存機制吧?

15.1 緩存的分類

[!NOTE]
緩存目的就是為了提升頁面的性能

15.1.1 強緩存

直接從本地讀取,不發送請求

    Response Headers
    cache-control: max-age=315360000(相對時間,優先級比expires高)
    expires: Sat, 10 Mar 2029 04:01:39 GMT(絕對時間)

15.1.2 協商緩存

問一下服務器,這個文件有沒有過期,然後再使用這個文件

    Response Headers
    last-modified: Tue, 12 Mar 2019 06:22:34 GMT(絕對時間)
    etag: "52-583dfb6f4de80"

向服務器請求資源的時候,帶上if-Modified-Since或者if-None-Match這個請求頭,去詢問服務器:

    Request Headers
    if-Modified-Since: Tue, 12 Mar 2019 06:22:34 GMT
    if-None-Match: "52-583dfb6f4de80"

16. 錯誤監控/如何保證前端產品的上線質量?

16.1 前端錯誤的分類?

  1. 即時運行錯誤:代碼錯誤
  2. 資源加載錯誤:圖片/css/js文件加載失敗

16.2 錯誤的捕獲方式?

16.2.1 即時運行錯誤的捕獲方式

  // 方法一:使用try catch捕獲
  try {
    // ...
  } catch (e) {
    // error
  } finally {
    // handle error
  }

  // 方法二:使用window.onerror 捕獲錯誤
  // 無法捕獲到資源加載錯誤
  window.onerror = function(msg, url, line, col, error){
    // ...
  }  
  window.addEventListener('error', function(msg, url, line, col, error){
    // ...
  })

16.2.2 資源加載錯誤(不會向上冒泡)

  // 方法一: 直接在script, img這些DOM標籤上面直接加上onerror事件
  Object.onerror = function(e){
      // ...
  }

  // 方法二:window.performace.getEntries(間接獲取資源加載錯誤的數量)
  var loadedResources = window.performance.getEntries();           // 1. 獲取瀏覽器中已經加載的所有資源(包括各個階段的詳細加載時間)
  var loaderImgs = loadedResources.filter(item => {
      return /\.jpg|png|gif|svg/.test(item.name)
  });
  var img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 2. 獲取頁面中所有的img集合
  var len = imgs.length - loaderImgs.length;                      // 3. 加載失敗的圖片數量
  console.log('圖片加載失敗數量:', len, '條');


  // 方法三: 使用事件捕獲的方式來實現Error事件捕獲
  // 使用事件捕獲的方式來實現資源加載錯誤的事件的捕獲:window ---> document --> html --- > body ---> div ---...
  window.addEventListener('error', function (msg) {
      console.log(msg);
  }, true);

16.2.3 補充的方法

      // 使用事件捕獲的方式來實現
     window.addEventListener('error', function (msg) {
         console.log('資源加載異常成功捕獲:', msg);
     }, true);
     // 使用事件冒泡的方式是只能捕獲到運行的時候的一些異常
     window.addEventListener('error', function (e) {
         console.log('運行異常成功捕獲1:', e.message, e.filename, e.lineno, e.colno, e.error);
     }, false);

     // 這種方式是可以按照參數的方式來接受相關的參數信息
     window.onerror = function (msg, url, line, col, error) {
         console.log('運行異常成功捕獲2:', msg, url, line, col, error);
     }

16.2.4 問題的延伸:跨域的js運行錯誤可以捕獲嗎,錯誤提示是什麼?應該怎麼處理呢?

16.2.4.1 錯誤信息

errorinfo :
Script0 error
0 row
0 col
16.2.4.2 處理方法
  1. 第一步:在script標籤上增加crossorigin屬性
  <!-- script 表情添加crossorigin屬性 -->
  <!-- 除了 script,所有能引入跨域資源的標籤包括 link 和 img 之類,都有一樣的屬性 -->
  <script crossorigin  src="http://www.lmj.com/demo/crossoriginAttribute/error.js"></script>
  1. 第二步:設置js資源響應頭’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服務器端需要開啟
  // 服務器可以直接設置一個響應頭信息
  res.setResponse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www.lmj.com');

16.3 上報錯誤的基本原理?

  1. 採用Ajax通信的方式來上報
  2. 利用Image對象進行上報(cnzz)[重點理解掌握]
  // 下面的兩種方式都是可以實現錯誤信息的上報功能的
  (new Image).src = 'http://www.baidu.com?name=zhangsna&age=18&sex=male'
  (new Image()).src = 'https://www.baidu.com?name=zhangsan'

17. 如何使用JS獲取客戶端的硬件信息呢?

  // IE 瀏覽器提供的獲取電腦硬件的API
  var locator = new ActiveXObject ("WbemScripting.SWbemLocator");
  var service = locator.ConnectServer(".");
  var properties = service.ExecQuery("SELECT * FROM Win32_Processor");

18. 使用window.performace 來實現用戶體驗的數據記錄呢?

[!NOTE]
可以參考性能優化章節-performance性能監控一文內容。

三四面(業務項目面)

[!NOTE]

  • 知識面要廣
  • 理解要深刻
  • 內心要誠實:沒了解過,問面試官有哪些資料可以學習
  • 態度要謙虛
  • 回答要靈活:把握一個度,不要和面試官爭執對錯
    • 要學會讚美:被問住了可以回答,適當讚美(沒面試官理解的那麼深,虛心請教)

19.介紹一下你做過的項目?

19.1 項目介紹模板(業務能力體現)

  1. 我做過什麼業務?
  2. 負責的業務有什麼業績?
  3. 使用了什麼技術方案?
  4. 突破了什麼技術難點?
  5. 遇到了什麼問題?
  6. 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19.2 團隊協作能力

19.3 事務推動能力

19.4 帶人能力

終面(HR面)

20. 技術終面或HR面試要點

[!NOTE]
主要考察點:樂觀积極、主動溝通、邏輯順暢、上進有責任心、有主張,做事果斷、職業競爭力、職業規劃

20.1 職業競爭力

  1. 業務能力:可以做到行業第一

  2. 思考能力:對同一件事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找到最優解

  3. 學習能力:不斷學習新的業務,沉澱、總結

  4. 無上限的付出:對於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熬夜、加班

20.2 職業規劃

  1. 目標是什麼:在業務上成為專家,在技術上成為行業大牛

  2. 近階段的目標:不斷的學習積累各方面地經驗,以學習為主

  3. 長期目標:做幾件有價值的事情,如開源作品、技術框架等

  4. 方式方法:先完成業務上的主要問題,做到極致,然後逐步向目標靠攏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挑選?? 網頁設計報價省錢懶人包"嚨底家"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更多不同的設計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

阿里雲ECS服務器部署HADOOP集群(一):Hadoop完全分佈式集群環境搭建,阿里雲ECS服務器部署HADOOP集群(二):HBase完全分佈式集群搭建(使用外置ZooKeeper),阿里雲ECS服務器部署HADOOP集群(三):ZooKeeper 完全分佈式集群搭建,阿里雲ECS服務器部署HADOOP集群(四):Hive本地模式的安裝,阿里雲ECS服務器部署HADOOP集群(六):Flume 安裝,阿里雲ECS服務器部署HADOOP集群(七):Sqoop 安裝

準備:

兩台配置CentOS 7.3的阿里雲ECS服務器;

hadoop-2.7.3.tar.gz安裝包;

jdk-8u77-linux-x64.tar.gz安裝包;

hostname及IP的配置:

更改主機名:

由於系統為CentOS 7,可以直接使用‘hostnamectl set-hostname 主機名’來修改,修改完畢后重新shell登錄或者重啟服務器即可。

1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master
2 exit
3 ssh root@master
1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slave1
2 exit 3 ssh root@slave1

設置本地域名:

設置本地域名這一步非常關鍵,ip的本地域名信息配置不好,即有可能造成Hadoop啟動出現問題,又有可能造成在使用Hadoop的MapReduce進行計算時報錯。在ECS上搭建Hadoop集群環境需參考以下兩篇文章:

總結一下那就是,在“/etc/hosts”文件中進行域名配置時要遵從2個原則:

  •  新加域名在前面: 將新添加的Master、Slave服務器ip域名(例如“test7972”),放置在ECS服務器原有本地域名(例如“iZuf67wb***************”)的前面。但是注意ECS服務器原有本地      域名(例如“iZuf67wb***************”)不能被刪除,因為操作系統別的地方還會使用到。
  •  IP本機內網,其它外網: 在本機上的操作,都要設置成內網ip;其它機器上的操作,要設置成外網ip。

master

slave1

此處摘自 

配置好后需要在各個節點上執行如下命令,測試是否相互 ping 得通,如果 ping 不通,後面就無法順利配置成功:

1 ping master -c 3
2 ping slave1 -c 3

例如我在 master 節點上 ping slave1 ,ping 通的話會显示 time,显示的結果如下圖所示:

各節點角色分配

master: NameNode  ResourceManager

slave1: DataNode NodeManager

免密碼登錄配置

分別在 master 和 slave1 上做如下操作

1 ssh-keygen -t rsa
2 ssh-copy-id master 3 ssh-copy-id slave1

驗證

ssh master date;ssh slave1 date

配置JDK

解壓JDK安裝包到/usr/local/下

tar -zxvf jdk-8u77-linux-x64.tar.gz -C /usr/local/

將解壓目錄改為 jdk1.8

mv jdk1.8.0_77/ jdk1.8/

設置JAVA_HOME到系統環境變量

vim /etc/profile

在最後加入以下兩行代碼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jdk1.8
export PATH=$PATH:$JAVA_HOME/bin

重新加載環境

source /etc/profile

這樣 master 的jdk就配置好了,可以用命令 java -version 測試下。

java -version

下面只需將 master 上配置好的文件分發到 slave1 上即可。

將/usr/local/jdk1.8分發到 slave1 的/usr/local/下(建議壓縮后再分發)

scp -r /usr/local/jdk1.8/ slave1:/usr/local/

將/etc/profile分發到 slave1 的/etc/下

scp /etc/profile slave1:/etc/

  然後重新加載 slave1 環境便完成了 slave1 的jdk配置

source /etc/profile

hadoop集群配置

1 cd ~
2 tar -zxvf hadoop-2.7.3.tar.gz -C /usr/local # 解壓到/usr/local中
3 cd /usr/local/
4 mv ./hadoop-2.7.3/ ./hadoop            # 將文件夾名改為hadoop

輸入如下命令來檢查 Hadoop 是否可用,成功則會显示 Hadoop 版本信息:

1 cd /usr/local/hadoop
2 ./bin/hadoop version

添加 HADOOP_HOME 到系統環境變量

vim /etc/profile

在後面添加如下兩行

1 export HADOOP_HOME=/usr/local/hadoop
2 export PATH=$PATH:$HADOOP_HOME/bin:$HADOOP_HOME/sbin

重新加載環境,並輸出變量 HADOOP_HOME 驗證

進入/user/local/hadoop/etc/hadoop/可以看到如下配置文件

集群/分佈式模式需要修改 /usr/local/hadoop/etc/hadoop 中的6個配置文件,更多設置項可點擊查看官方說明,這裏僅設置了我完成課堂作業所必須的設置項:hadoop-env.sh, slaves,  ,  ,  ,   。

1.首先來配置 hadoop-env.sh ,只需要設置一下JAVA_HOME即可

注:之前在配置jdk中配置的是基於系統的JAVA_HOME變量,這裏需要配置基於Hadoop集群的JAVA_HOME變量。

hadoop-env.sh 是Hadoop的環境變量配置腳本。

所以應做以下修改 vim hadoop-env.sh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jdk1.8

2.配置 slave , 指定 slave 節點

sudo vi slaves

刪去原有的 localhost , 添加將作為 slave 節點的 slave1

3.配置 core-site.xml 

 1 <configuration>
 2 
 3     <property>
 4         <name>fs.defaultFS</name>
 5         <value>hdfs://master:9000</value>
 6         <description>The name of the default file system.</description>
 7     </property> 
 8 # 設置訪問hdfs的默認名,9000是默認端口
 9 
10     <property>
11         <name>hadoop.tmp.dir</name>
12         <value>/usr/local/hadoop/tmp</value>
13         <description>Abase for other temporary directories.</description>
14     </property>
15 # 在hdfs格式化的時候會自動創建相應的目錄 'tmp/' 16 17 <property> 18 <name>fs.trash.interval</name> 19 <value>4320</value> 20 <description>Number of minutes after which the checkpoint gets deleted.</description> 21 </property> 22 # 設置回收站里的文件保留時間(單位:秒) 23 24 </configuration>

4.配置 hdfs-site.xml 

 1 <configuration>
 2 
 3     <property>
 4         <name>dfs.namenode.name.dir</name>
 5         <value>/usr/local/hadoop/tmp/dfs/name</value>
 6     </property>
 7 
 8     <property>
 9         <name>dfs.datanode.data.dir</name>
10         <value>/usr/local/hadoop/tmp/dfs/data</value>
11     </property>
12 
13     <property>
14         <name>dfs.replication</name>
15         <value>1</value>
16     </property>
17 # 副本,因為有一個 slave 節點這裏設置為1(一般偽分佈模式設1個,三個或三個以上節點設3個)
18 
19     <property>
20         <name>dfs.permissions.enabled</name>
21         <value>false</value>
22         <description>If "true", enable permission checking in HDFS. If "false", permission checking is turned off, but all other behavior is unchanged. Switching from one parameter value to the other does not change the mode, owner or group of files or directories.</description>
23     </property>
24 
25 </configuration>    

5.配置 mapred-site.xml (這個文件沒有直接提供,而是提供了模版文件,需將模版文件轉換為配置文件) 

1 sudo mv mapred-site.xml.template mapred-site.xml
2 sudo vi mapred-site.xml
 1 <configuration>
 2 
 3     <property>
 4         <name>mapreduce.framework.name</name>
 5         <value>yarn</value>
 6         <description>The runtime framework for executing MapReduce jobs.Can be one of local, classic or yarn.</description>
 7     </property>
 8     <property>
 9         <name>mapreduce.jobtracker.http.address</name>
10         <value>master:50030</value>
11     </property>
12     <property>
13         <name>mapreduce.jobhisotry.address</name>
14         <value>master:10020</value>
15     </property>
16     <property>
17         <name>mapreduce.jobhistory.webapp.address</name>
18         <value>master:19888</value>
19     </property>
20     <property>
21         <name>mapreduce.jobhistory.done-dir</name>
22         <value>/jobhistory/done</value>
23     </property>
24     <property>
25         <name>mapreduce.jobhistory.intermediate-done-dir</name>
26         <value>/jobhisotry/done_intermediate</value>
27     </property>
28     <property>
29         <name>mapreduce.job.ubertask.enable</name>
30         <value>true</value>
31         <description>Whether to enable the small-jobs "ubertask" optimization,which runs "sufficiently small" jobs sequentially within a single JVM."Small" is defined by the following maxmaps, maxreduces, and maxbytes settings. Note that configurations for application masters also affect the "Small" definition - yarn.app.mapreduce.am.resource.mb must be larger than both mapreduce.map.memory.mb and mapreduce.reduce.memory.mb, and yarn.app.mapreduce.am.resource.cpu-vcores must be larger than both mapreduce.map.cpu.vcores and mapreduce.reduce.cpu.vcores to enable ubertask. Users may override this value.</description>
32     </property>
33 
34 </configuration>

6.配置 yarn-site.xml

 1 <configuration>
 2 
 3     <property>
 4         <name>yarn.resourcemanager.hostname</name>
 5         <value>master</value>
 6     </property>
 7     <property>
 8         <name>yarn.nodemanager.aux-services</name>
 9         <value>mapreduce_shuffle</value>
10         <description>A comma separated list of services where service name should only contain a-zA-Z0-9_ and can not start with numbers</description>
11     </property>
12     <property>
13         <name>yarn.resourcemanager.address</name>
14         <value>master:18040</value>
15     </property>
16     <property>
17         <name>yarn.resourcemanager.scheduler.address</name>
18         <value>master:18030</value>
19     </property>
20     <property>
21         <name>yarn.resourcemanager.resource-tracker.address</name>
22         <value>master:18025</value>
23     </property>
24     <property>
25         <name>yarn.resourcemanager.admin.address</name>
26         <value>master:18141</value>
27     </property>
28     <property>
29         <name>yarn.resourcemanager.webapp.address</name>
30         <value>master:18088</value>
31     </property>
32     <property>
33         <name>yarn.log-aggregation-enable</name>
34         <value>true</value>
35     </property>
36     <property>
37         <name>yarn.log-aggregation.retain-seconds</name>
38         <value>86400</value>
39     </property>
40     <property>
41         <name>yarn.log-aggregation.retain-check-interval-seconds</name>
42         <value>86400</value>
43     </property>
44     <property>
45         <name>yarn.nodemanager.remote-app-log-dir</name>
46         <value>/tmp/logs</value>
47     </property>
48     <property>
49         <name>yarn.nodemanager.remote-app-log-dir-suffix</name>
50         <value>logs</value>
51     </property>
52 
53 </configuration>

 到這裏 master 就已經配置好了,下面將該服務器的配置分發到 slave1 上去(建議壓縮后再分發),在此使用壓縮後分發的方法

在 master 節點上執行

1 cd /usr/local
2 tar -zcvf ~/hadoop.master.tar.gz ./hadoop 3 cd ~ 4 scp ./hadoop.master.tar.gz slave1:/root/ 5 scp /etc/profile slave1:/etc/

在 slave1 節點上執行

tar -zxvf ~/hadoop.master.tar.gz -C /usr/local

在 slave1 上重新加載環境並檢查驗證

source /etc/profile
echo $HADOOP_HOME

HDFS NameNode 格式化(只要在 master 上執行即可)

$HADOOP_HOME/bin/hdfs namenode -format

看到下面的輸出,表明hdfs格式化成功

INFO common.Storage: Storage directory /usr/local/hadoop/tmp/dfs/name has been successfully formatted.

啟動前檢查防火牆狀態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我這裡是已經關閉的,若未關閉,可以參考下圖(來自)

阿里雲服務器還需要在服務器安全組裡配置防火牆,需將配置文件里的相關端口全部添加,否則會出現 web 頁面打不開,以及 DataNode 啟動但 Live datenode 為 0 等問題

啟動 Hadoop 集群

$HADOOP_HOME/sbin/start-all.sh

 

  • 第一次啟動 hadoop 時會出現 ssh 提示,提示是否要連入 0.0.0.0 節點,輸入 yes 即可
  • 若出現 hadoop 啟動時 datanode 沒有啟動,可以參考來解決

啟動 job history server

在 master 上執行

$HADOOP_HOME/sbin/mr-jobhistory-daemon.sh start historyserver

成功后在兩個節點上驗證

在 master 上 執行 

jps

可以看到 ResourceManager、SecondaryNameNode、NameNode、JobHistoryServer 四個進程全部啟動

在 slave1 上執行

jps

可以看到 NodeManager、DataNode 兩個進程全部啟動

缺少任一進程都表示出錯。另外還需要在 Master 節點上通過命令 hdfs dfsadmin -report 查看 DataNode 是否正常啟動,如果 Live datanodes 不為 0 ,則說明集群啟動成功。例如我這邊一共有 1 個 Datanodes:

全部配置完成之後查看 web 頁面

hdfs: http://master:50070/

hdfs Datanode 節點信息

hdfs 的情況

hdfs 的文件情況

 yarn:http://master:18088/

 

阿里雲ECS服務器部署HADOOP集群系列: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挑選?? 網頁設計報價省錢懶人包"嚨底家"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更多不同的設計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

Tesla計畫於上海建電動車廠,關稅考量為主因

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在Model X 的銷售和Model 3 的產能上都面臨著巨大挑戰,在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中國,Tesla 則看到了電動車需求持續成長帶來的機會,並希望能夠透過投資建廠、本土化製造等方式在中國電動車市場分一杯羹,據悉Tesla 將在上海建造海外第一座電動車製造工廠,未來可能會用於Model 3 電動車的生產。

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已經與上海市政府達成合作協議,將首次在中國生產製造電動車,此次合作將有助於特斯拉進一步提升在中國市場的銷售,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政府對於電動車的銷售和生產有許多優惠政策和補貼。

特斯拉的製造工廠將建在上海臨港開發區,細節正在確認中,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對外公開,據悉上海市政府要求該製造工廠必須由特斯拉和上海的合作夥伴共同投資建造,但是否持有控股權還不得而知。市場諮詢公司Dunne Automotive 總裁Michael Dune 表示,特斯拉有機會佔據中國電動車市場的領先地位,許多有實力和知名度的品牌公司都會選擇在上海建造生產基地。

特斯拉選擇在上海生產電動車,有助於直接與中國汽車廠商的產品競爭,這比在美國生產再進口到中國市場銷售,至少能夠降低25% 的進口關稅,正是由於關稅的成本,Tesla Model S 和Model X 電動車在中國市場的價格比美國市場高一倍。

中國政府已經將電動車產業做為戰略性的新興產業,目標是在未來10 年內將混合式和全電動車的銷量提升10 倍,2016 年中國市場電動車的銷量約為28.3 萬台,佔比全球銷量的41%,Tesla 2016 年營收大約為70 億美元,其中15% 來自中國市場。目前大約有200 家公司宣布在中國製造電動車的計畫,其中北汽汽車和比亞迪公司的電動車佔總銷量的89%。

特斯拉CEO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早在3 年前就表示希望能夠在中國建設製造工廠,自2014 年以後每次到訪中國都會與大量政府官員見面。2017 年6 月初特斯拉宣布2017 年下半年在中國超級充電站建設計畫。目前特斯拉在中國大約有117 個超級充電站。

(合作媒體:。圖片出處:public domain CC0)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EnergyTrend https://www.energytrend.com.tw/ev/,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挑選?? 網頁設計報價省錢懶人包"嚨底家"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更多不同的設計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

ThreadLocal原理分析與代碼驗證

ThreadLocal提供了線程安全的數據存儲和訪問方式,利用不帶key的get和set方法,居然能做到線程之間隔離,非常神奇。

比如

ThreadLocal<String> threadLocal = new ThreadLocal<>();

in thread 1

//in thread1
treadLocal.set("value1");
.....
//value的值是value1
String value = threadLocal.get();

in thread 2

//in thread2
treadLocal.set("value2");
.....
//value的值是value2
String value = threadLocal.get();

不論thread1和thread2是不是同時執行,都不會有線程安全問題,我們來測試一下。

線程安全測試

開10個線程,每個線程內都對同一個ThreadLocal對象set不同的值,會發現ThreadLocal在每個線程內部get出來的值,只會是自己線程內set進去的值,不會被別的線程影響。

static void testUsag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Utils.println("-------------testUsage-------------------");
    ThreadLocal<Long> threadLocal = new ThreadLocal<>();

    AtomicBoolean threadSafe = new AtomicBoolean(true);
    int count = 10;
    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count);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736832);
    for (int i = 0; i < count; i ++){
        new Thread(() -> {
            try {
                //生成一個隨機數
                Long value = System.nanoTime() + random.nextInt();
                threadLocal.set(value);
                Thread.sleep(1000);

                Long value2 = threadLocal.get();
                if (!value.equals(value2)) {
                    //get和set的value不一致,說明被別的線程修改了,但這是不可能出現的
                    threadSafe.set(false);
                    Utils.println("thread unsafe, this could not be happen!");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finally {
                countDownLatch.countDown();
            }

        }).start();
    }

    countDownLatch.await();

    Utils.println("all thread done, and threadSafe is " + threadSafe.get());
    Utils.println("------------------------------------------");
}

輸出:

-------------testUsage------------------
all thread done, and threadSafe is true
-----------------------------------------

原理淺析

翻開ThreadLocal的源碼,會發現ThreadLocal只是一個空殼子,它並不存儲具體的value,而是利用當前線程(Thread.currentThread())的threadLocalMap來存儲value,key就是這個threadLocal對象本身。

public void set(T value) {
    Thread t = Thread.currentThread();
    ThreadLocalMap map = getMap(t);
    if (map != null)
        map.set(this, value);
    else
        createMap(t, value);
}

ThreadLocalMap getMap(Thread t) {
    return t.threadLocals;
}

Thread的threadLocals字段是ThreadLocalMap類型(你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key value的Map),key是ThreadLocal對象,value是我們在外層設置的值

  • 當我們調用threadLocal.set(value)方法的時候,會找到當前線程的threadLocals這個map,然後以this作為key去set key value
  • 當我們調用threadLocal.get()方法的時候,會找到當前線程的threadLocals這個map,然後以this作為key去get value
  • 當我們調用threadLocal.remove()方法的時候,會找到當前線程的threadLocals這個map,然後以this作為key去remove

這就相當於:

Thread.currentThread().threadLocals.set(threadLocal1, "value1");
.....
//value的值是value1
String value = Thread.currentThread().threadLocals.get(threadLocal1);

因為每個Thread都是不同的對象,所以他們的threadLocals也是不同的map,threadLocal在不同的線程里工作時,實際上是從不同的map里get/set,這也就是線程安全的原因了,了解到這一點就差不多了。

再深入一些,ThreadLocalMap的結構

如果繼續翻ThreadLocalMap的源碼,會發現它有個字段table,是Entry類型的數組。

我們不妨寫段代碼,把ThreadLocalMap的結構輸出出來。

由於Thread.threadLocals和ThreadLocalMap類不是public的,我們只有通過反射來獲取它的值。反射的代碼如下(如果嫌長可以不看,直接看輸出):

static Object getThreadLocalMap(Thread thread) throws NoSuchField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        
    //get thread.threadLocals
    Field threadLocals = Thread.class.getDeclaredField("threadLocals");
    threadLocals.setAccessible(true);
    return threadLocals.get(thread);
}

static void printThreadLocalMap(Object threadLocalMap) throws NoSuchField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
    String threadName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if(threadLocalMap == null){
        Utils.println("threadMap is null, threadName:" + threadName);
        return;
    }

    Utils.println(threadName);

    //get threadLocalMap.table
    Field tableField = threadLocalMap.getClass().getDeclaredField("table");
    tableField.setAccessible(true);
    Object[] table = (Object[])tableField.get(threadLocalMap);
    Utils.println("----threadLocals (ThreadLocalMap), table.length = " + table.length);

    for (int i = 0; i < table.length; i ++){
        WeakReference<ThreadLocal<?>> entry = (WeakReference<ThreadLocal<?>>)table[i];
        printEntry(entry, i);
    }
}
static void printEntry(WeakReference<ThreadLocal<?>> entry, int i) throws NoSuchField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
    if(entry == null){
        Utils.println("--------table[" + i + "] -> null");
        return;
    }
    ThreadLocal key = entry.get();
    //get entry.value
    Field valueField = entry.getClass().getDeclaredField("value");
    valueField.setAccessible(true);
    Object value = valueField.get(entry);

    Utils.println("--------table[" + i + "] -> entry key = " + key + ", value = " + value);
}

測試代碼:

static void testStructur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Utils.println("-------------testStructure----------------");
    ThreadLocal<String> threadLocal1 = new ThreadLocal<>();
    ThreadLocal<String> threadLocal2 = new ThreadLocal<>();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 -> {
        threadLocal1.set("threadLocal1-value");
        threadLocal2.set("threadLocal2-value");

        try {
            Object threadLocalMap = getThreadLocalMap(Thread.currentThread());
            printThreadLocalMap(threadLocalMap);

        } catch (NoSuchFieldException |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hread1");

    thread1.start();

    //wait thread1 done
    thread1.join();

    Thread thread2 = new Thread(() -> {
        threadLocal1.set("threadLocal1-value");
        try {
            Object threadLocalMap = getThreadLocalMap(Thread.currentThread());
            printThreadLocalMap(threadLocalMap);

        } catch (NoSuchFieldException |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hread2");

    thread2.start();
    thread2.join();
    Utils.println("------------------------------------------");
}

我們在創建了兩個ThreadLocal的對象threadLocal1和threadLocal2,在線程1里為這兩個對象設置值,在線程2里只為threadLocal1設置值。然後分別打印出這兩個線程的threadLocalMap。

輸出結果為:

-------------testStructure----------------
thread1
----threadLocals (ThreadLocalMap), table.length = 16
--------table[0] -> null
--------table[1]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33baa315, value = threadLocal2-value
--------table[2] -> null
--------table[3] -> null
--------table[4] -> null
--------table[5] -> null
--------table[6] -> null
--------table[7] -> null
--------table[8] -> null
--------table[9] -> null
--------table[10]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4d42db5c, value = threadLocal1-value
--------table[11] -> null
--------table[12] -> null
--------table[13] -> null
--------table[14] -> null
--------table[15] -> null
thread2
----threadLocals (ThreadLocalMap), table.length = 16
--------table[0] -> null
--------table[1] -> null
--------table[2] -> null
--------table[3] -> null
--------table[4] -> null
--------table[5] -> null
--------table[6] -> null
--------table[7] -> null
--------table[8] -> null
--------table[9] -> null
--------table[10]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4d42db5c, value = threadLocal1-value
--------table[11] -> null
--------table[12] -> null
--------table[13] -> null
--------table[14] -> null
--------table[15] -> null
------------------------------------------

從結果上可以看出:

  • 線程1和線程2的threadLocalMap對象的table字段,是個數組,長度都是16
  • 由於線程1里給兩個threadLocal對象設置了值,所以線程1的ThreadLocalMap里有兩個entry,數組下標分別是1和10,其餘的是null(如果你自己寫代碼驗證,下標不一定是1和10,不需要糾結這個問題,只要前後對的上就行)
  • 由於線程2里只給一個threadLocal對象設置了值,所以線程1的ThreadLocalMap里只有一個entry,數組下標是10,其餘的是null
  • threadLocal1這個對象在兩個線程里都設置了值,所以當它作為key加入二者的threadLocalMap時,key是一樣的,都是java.lang.ThreadLocal@4d42db5c;下標也是一樣的,都是10。

為什麼是WeakReference

查看Entry的源碼,會發現Entry繼承自WeakReference:

static class Entry extends WeakReference<ThreadLocal<?>> {
    /** The value associated with this ThreadLocal. */
    Object value;

    Entry(ThreadLocal<?> k, Object v) {
        super(k);
        value = v;
    }
}

構造函數里把key傳給了super,也就是說,ThreadLocalMap中對key的引用,是WeakReference的。

Weak reference objects, which do not prevent their referents from being
made finalizable, finalized, and then reclaimed. Weak references are most
often used to implement canonicalizing mappings.

通俗點解釋:

當一個對象僅僅被weak reference(弱引用), 而沒有任何其他strong reference(強引用)的時候, 不論當前的內存空間是否足夠,當GC運行的時候, 這個對象就會被回收。

看不明白沒關係,還是寫代碼測試一下什麼是WeakReference吧…

static void testWeakReference(){
    Object obj1 = new Object();
    Object obj2 = new Object();
    WeakReference<Object> obj1WeakRef = new WeakReference<>(obj1);
    WeakReference<Object> obj2WeakRf = new WeakReference<>(obj2);
    //obj32StrongRef是強引用
    Object obj2StrongRef = obj2;
    Utils.println("before gc: obj1WeakRef = " + obj1WeakRef.get() + ", obj2WeakRef = " + obj2WeakRf.get() + ", obj2StrongRef = " + obj2StrongRef);

    //把obj1和obj2設為null
    obj1 = null;
    obj2 = null;
    //強制gc
    forceGC();

    Utils.println("after gc: obj1WeakRef = " + obj1WeakRef.get() + ", obj2WeakRef = " + obj2WeakRf.get() + ", obj2StrongRef = " + obj2StrongRef);
}

結果輸出:

before gc: obj1WeakRef = java.lang.Object@4554617c, obj2WeakRef = java.lang.Object@74a14482, obj2StrongRef = java.lang.Object@74a14482
after gc: obj1WeakRef = null, obj2WeakRef = java.lang.Object@74a14482, obj2StrongRef = java.lang.Object@74a14482

從結果上可以看出:

  • 我們先new了兩個對象(為避免混淆,稱他們為Object1和Object2),分別用變量obj1和obj2指向它們,同時定義了一個obj2StrongRef,也指向Object2,最後把obj1和obj2均指向null
  • 由於Object1沒有變量強引用它了,所以在gc后,Object1被回收了,obj1WeakRef.get()返回了null
  • 由於Object2還有obj2StrongRef在引用它,所以gc后,Object2依然存在,沒有被回收。

那麼,ThreadLocalMap中對key的引用,為什麼是WeakReference的呢?

因為大部分情況下,線程不死

大部分情況下,線程不會頻繁的創建和銷毀,一般都會用線程池。所以線程對象一般不會被清除,線程的threadLocalMap就一直存在。
如果key對ThreadLocal是強引用,那麼key永遠不會被回收,即使我們程序里再也不用它了。

但是key是弱引用的話,情況就會得到改善:只要沒有指向threadLocal的強引用了,這個ThreadLocal對象就會被清理。

我們還是寫代碼測試一下吧。

/**
 * 測試ThreadLocal對象什麼時候被回收
 *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tatic void testGC()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Utils.println("-----------------testGC-------------------");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 -> {
        ThreadLocal<String> threadLocal1 = new ThreadLocal<>();
        ThreadLocal<String> threadLocal2 = new ThreadLocal<>();

        threadLocal1.set("threadLocal1-value");
        threadLocal2.set("threadLocal2-value");

        try {
            Object threadLocalMap = getThreadLocalMap(Thread.currentThread());
            Utils.println("print threadLocalMap before gc");
            printThreadLocalMap(threadLocalMap);

            //set threadLocal1 unreachable
            threadLocal1 = null;

            forceGC();

            Utils.println("print threadLocalMap after gc");
            printThreadLocalMap(threadLocalMap);


        } catch (NoSuchFieldException |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hread1");

    thread1.start();
    thread1.join();
    Utils.println("------------------------------------------");
}

我們在一個線程里為兩個ThreadLocal對象賦值,最後把其中一個對象的強引用移除,gc后打印當前線程的threadLocalMap。
輸出結果如下:

-----------------testGC-------------------
print threadLocalMap before gc
thread1
----threadLocals (ThreadLocalMap), table.length = 16
--------table[0] -> null
--------table[1]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7bf9cebf, value = threadLocal2-value
--------table[2] -> null
--------table[3] -> null
--------table[4] -> null
--------table[5] -> null
--------table[6] -> null
--------table[7] -> null
--------table[8] -> null
--------table[9] -> null
--------table[10]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56342d38, value = threadLocal1-value
--------table[11] -> null
--------table[12] -> null
--------table[13] -> null
--------table[14] -> null
--------table[15] -> null
print threadLocalMap after gc
thread1
----threadLocals (ThreadLocalMap), table.length = 16
--------table[0] -> null
--------table[1]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7bf9cebf, value = threadLocal2-value
--------table[2] -> null
--------table[3] -> null
--------table[4] -> null
--------table[5] -> null
--------table[6] -> null
--------table[7] -> null
--------table[8] -> null
--------table[9] -> null
--------table[10] -> entry key = null, value = threadLocal1-value
--------table[11] -> null
--------table[12] -> null
--------table[13] -> null
--------table[14] -> null
--------table[15] -> null
------------------------------------------

從輸出結果可以看到,當我們把threadLocal1的強引用移除並gc之後,table[10]的key變成了null,說明threadLocal1這個對象被回收了;threadLocal2的強引用還在,所以table[1]的key不是null,沒有被回收。

但是你發現沒有,table[10]的key雖然是null了,但value還活着! table[10]這個entry對象,也活着!

是的,因為只有key是WeakReference….

無用的entry什麼時候被回收?

通過查看ThreadLocal的源碼,發現在ThreadLocal對象的get/set/remove方法執行時,都有機會清除掉map中已經無用的entry。

最容易驗證清除無用entry的場景分別是:

  • remove:這個不用說了,這哥們本來就是做這個的
  • get:當一個新的threadLocal對象(沒有set過value)發生get調用時,也會作為新的entry加入map,在加入的過程中,有機會清除掉無用的entry,邏輯和下面的set相同。
  • set: 當一個新的threadLocal對象(沒有set過value)發生set調用時,會在map中加入新的entry,此時有機會清除掉無用的entry,清除的邏輯是:
    • 清除掉table數組中的那些無用entry中的一部分,記住是一部分,這個一部分可能全部,也可能是0,具體算法請看ThreadLocalMap.cleanSomeSlots,這裏不解釋了。
    • 如果上一步的”一部分”是0(即清除了0個),並且map的size(是真實size,不是table.length)大於等於threshold(table.length的2/3),會執行一次rehash,在rehash的過程中,清理掉所有無用的entry,並減小size,清理后的size如果還大於等於threshold – threshold/4,則把table擴容為原來的兩倍大小。

還有其他場景,但不好驗證,這裏就不提了。

ThreadLocal源碼就不貼了,貼了也講不明白,相關邏輯在setInitialValue、cleanSomeSlots、expungeStaleEntries、rehash、resize等方法里。

在我們寫代碼驗證entry回收邏輯之前,還需要簡單的提一下ThreadLocalMap的hash算法。

entry數組的下標如何確定?

每個ThreadLocal對象,都有一個threadLocalHashCode變量,在加入ThreadLocalMap的時候,根據這個threadLocalHashCode的值,對entry數組的長度取余(hash & (len – 1)),餘數作為下標。

那麼threadLocalHashCode是怎麼計算的呢?看源碼:

public class ThreadLocal<T>{
    private final int threadLocalHashCode = nextHashCode();
    private static AtomicInteger nextHashCode = new AtomicInteger();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HASH_INCREMENT = 0x61c88647;

    private static int nextHashCode() {
        return nextHashCode.getAndAdd(HASH_INCREMENT);
    }
    ...
}

ThreadLocal類維護了一個全局靜態字段nextHashCode,每new一個ThreadLocal對象,nextHashCode都會遞增0x61c88647,作為下一個ThreadLocal對象的threadLocalHashCode。

這個0x61c88647,是個神奇的数字,只要以它為遞增值,那麼和2的N次方取余時,在有限的次數內不會發生重複。
比如和16取余,那麼在16次遞增內,不會發生重複。還是寫代碼驗證一下吧。

int hashCode = 0;
int HASH_INCREMENT = 0x61c88647;
int length = 16;

for(int i = 0; i < length ; i ++){
    int h = hashCode & (length - 1);
    hashCode += HASH_INCREMENT;
    System.out.println("h = " + h + ", i = " + i);
}

輸出結果為:

h = 0, i = 0
h = 7, i = 1
h = 14, i = 2
h = 5, i = 3
h = 12, i = 4
h = 3, i = 5
h = 10, i = 6
h = 1, i = 7
h = 8, i = 8
h = 15, i = 9
h = 6, i = 10
h = 13, i = 11
h = 4, i = 12
h = 11, i = 13
h = 2, i = 14
h = 9, i = 15

你看,h的值在16次遞增內,沒有發生重複。 但是要記住,2的N次方作為長度才會有這個效果,這也解釋了為什麼ThreadLocalMap的entry數組初始長度是16,每次都是2倍的擴容。

驗證新threadLocal的get和set時回收部分無效的entry

為了驗證出結果,我們需要先給ThreadLocal的nextHashCode重置一個初始值,這樣在測試的時候,每個threadLocal的數組下標才會按照我們設計的思路走。

static void resetNextHashCode() throws NoSuchField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
    Field nextHashCodeField = ThreadLocal.class.getDeclaredField("nextHashCode");
    nextHashCodeField.setAccessible(true);
    nextHashCodeField.set(null, new AtomicInteger(1253254570));
}

然後在測試代碼里,我們先調用resetNextHashCode方法,然後加兩個ThreadLocal對象並set值,gc前把強引用去除,gc后再new兩個新的theadLocal對象,分別調用他們的get和set方法。
在每個關鍵點打印出threadLocalMap做比較。

static void testExpungeSomeEntriesWhenGetOrSe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Utils.println("----------testExpungeStaleEntries----------");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 -> {
        try {
            resetNextHashCode();

            //注意,這裏必須有兩個ThreadLocal,才能驗證出threadLocal1被清理
            ThreadLocal<String> threadLocal1 = new ThreadLocal<>();
            ThreadLocal<String> threadLocal2 = new ThreadLocal<>();

            threadLocal1.set("threadLocal1-value");
            threadLocal2.set("threadLocal2-value");


            Object threadLocalMap = getThreadLocalMap(Thread.currentThread());
            //set threadLocal1 unreachable
            threadLocal1 = null;
            threadLocal2 = null;
            forceGC();

            Utils.println("print threadLocalMap after gc");
            printThreadLocalMap(threadLocalMap);

            ThreadLocal<String> newThreadLocal1 = new ThreadLocal<>();
            newThreadLocal1.get();
            Utils.println("print threadLocalMap after call a new newThreadLocal1.get");
            printThreadLocalMap(threadLocalMap);

            ThreadLocal<String> newThreadLocal2 = new ThreadLocal<>();
            newThreadLocal2.set("newThreadLocal2-value");
            Utils.println("print threadLocalMap after call a new newThreadLocal2.set");
            printThreadLocalMap(threadLocalMap);


        } catch (NoSuchFieldException |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hread1");

    thread1.start();
    thread1.join();
    Utils.println("------------------------------------------");
}

程序輸出結果為:

----------testExpungeStaleEntries----------
print threadLocalMap after gc
thread1
----threadLocals (ThreadLocalMap), table.length = 16
--------table[0] -> null
--------table[1] -> entry key = null, value = threadLocal2-value
--------table[2] -> null
--------table[3] -> null
--------table[4] -> null
--------table[5] -> null
--------table[6] -> null
--------table[7] -> null
--------table[8] -> null
--------table[9] -> null
--------table[10] -> entry key = null, value = threadLocal1-value
--------table[11] -> null
--------table[12] -> null
--------table[13] -> null
--------table[14] -> null
--------table[15] -> null
print threadLocalMap after call a new newThreadLocal1.get
thread1
----threadLocals (ThreadLocalMap), table.length = 16
--------table[0] -> null
--------table[1] -> entry key = null, value = threadLocal2-value
--------table[2] -> null
--------table[3] -> null
--------table[4] -> null
--------table[5] -> null
--------table[6] -> null
--------table[7] -> null
--------table[8]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2b63dc81, value = null
--------table[9] -> null
--------table[10] -> null
--------table[11] -> null
--------table[12] -> null
--------table[13] -> null
--------table[14] -> null
--------table[15] -> null
print threadLocalMap after call a new newThreadLocal2.set
thread1
----threadLocals (ThreadLocalMap), table.length = 16
--------table[0] -> null
--------table[1] -> null
--------table[2] -> null
--------table[3] -> null
--------table[4] -> null
--------table[5] -> null
--------table[6] -> null
--------table[7] -> null
--------table[8]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2b63dc81, value = null
--------table[9] -> null
--------table[10] -> null
--------table[11] -> null
--------table[12] -> null
--------table[13] -> null
--------table[14] -> null
--------table[15]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2e93c547, value = newThreadLocal2-value
------------------------------------------

從結果上來看,

  • gc后table[1]和table[10]的key變成了null
  • new newThreadLocal1.get后,新增了table[8],table[10]被清理了,但table[1]還在(這就是cleanSomeSlots中some的意思)
  • new newThreadLocal2.set后,新增了table[15],table[1]被清理了。

驗證map的size大於等於table.length的2/3時回收所有無效的entry

    static void testExpungeAllEntrie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Utils.println("----------testExpungeStaleEntries----------");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 -> {
            try {
                resetNextHashCode();

                int threshold = 16 * 2 / 3;
                ThreadLocal[] threadLocals = new ThreadLocal[threshold - 1];
                for(int i = 0; i < threshold - 1; i ++){
                    threadLocals[i] = new ThreadLocal<String>();
                    threadLocals[i].set("threadLocal" + i + "-value");
                }

                Object threadLocalMap = getThreadLocalMap(Thread.currentThread());

                threadLocals[1] = null;
                threadLocals[8] = null;
                //threadLocals[6] = null;
                //threadLocals[4] = null;
                //threadLocals[2] = null;
                forceGC();

                Utils.println("print threadLocalMap after gc");
                printThreadLocalMap(threadLocalMap);

                ThreadLocal<String> newThreadLocal1 = new ThreadLocal<>();
                newThreadLocal1.set("newThreadLocal1-value");
                Utils.println("print threadLocalMap after call a new newThreadLocal1.get");
                printThreadLocalMap(threadLocalMap);

            } catch (NoSuchFieldException |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hread1");

        thread1.start();
        thread1.join();
        Utils.println("------------------------------------------");
    }

我們先創建了9個threadLocal對象並設置了值,然後去掉了其中2個的強引用(注意這2個可不是隨意挑選的)。
gc后再添加一個新的threadLocal,最後打印出最新的map。輸出為:

----------testExpungeStaleEntries----------
print threadLocalMap after gc
thread1
----threadLocals (ThreadLocalMap), table.length = 16
--------table[0] -> null
--------table[1] -> entry key = null, value = threadLocal1-value
--------table[2] -> entry key = null, value = threadLocal8-value
--------table[3] -> null
--------table[4]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60523912, value = threadLocal6-value
--------table[5] -> null
--------table[6]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48fccd7a, value = threadLocal4-value
--------table[7] -> null
--------table[8]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188bbe72, value = threadLocal2-value
--------table[9] -> null
--------table[10]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19e0ebe8, value = threadLocal0-value
--------table[11]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688bcb6f, value = threadLocal7-value
--------table[12] -> null
--------table[13]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46324c19, value = threadLocal5-value
--------table[14] -> null
--------table[15]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38f1283, value = threadLocal3-value
print threadLocalMap after call a new newThreadLocal1.get
thread1
----threadLocals (ThreadLocalMap), table.length = 32
--------table[0] -> null
--------table[1] -> null
--------table[2] -> null
--------table[3] -> null
--------table[4] -> null
--------table[5] -> null
--------table[6]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48fccd7a, value = threadLocal4-value
--------table[7] -> null
--------table[8] -> null
--------table[9]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1dae16b1, value = newThreadLocal1-value
--------table[10]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19e0ebe8, value = threadLocal0-value
--------table[11] -> null
--------table[12] -> null
--------table[13]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46324c19, value = threadLocal5-value
--------table[14] -> null
--------table[15] -> null
--------table[16] -> null
--------table[17] -> null
--------table[18] -> null
--------table[19] -> null
--------table[20]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60523912, value = threadLocal6-value
--------table[21] -> null
--------table[22] -> null
--------table[23] -> null
--------table[24]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188bbe72, value = threadLocal2-value
--------table[25] -> null
--------table[26] -> null
--------table[27]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688bcb6f, value = threadLocal7-value
--------table[28] -> null
--------table[29] -> null
--------table[30] -> null
--------table[31] -> entry key = java.lang.ThreadLocal@38f1283, value = threadLocal3-value
------------------------------------------

從結果上看:

  • gc后table[1]和table[2](即threadLocal1和threadLocal8)的key變成了null
  • 加入新的threadLocal后,table的長度從16變成了32(因為此時的size是8,正好等於10 – 10/4,所以擴容),並且threadLocal1和threadLocal8這兩個entry不見了。

如果在gc前,我們把threadLocals[1、8、6、4、2]都去掉強引用,加入新threadLocal後會發現1、8、6、4、2被清除了,但沒有擴容,因為此時size是5,小於10-10/4。這個邏輯就不貼測試結果了,你可以取消註釋上面代碼中相關的邏輯試試。

大部分場景下,ThreadLocal對象的生命周期是和app一致的,弱引用形同虛設

回到現實中。

我們用ThreadLocal的目的,無非是在跨方法調用時更方便的線程安全地存儲和使用變量。這就意味着ThreadLocal的生命周期很長,甚至和app是一起存活的,強引用一直在。

既然強引用一直存在,那麼弱引用就形同虛設了。

所以在確定不再需要ThreadLocal中的值的情況下,還是老老實實的調用remove方法吧!

代碼地址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挑選?? 網頁設計報價省錢懶人包"嚨底家"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更多不同的設計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

全球Q2電動汽車發展指數 中國首度躍居整體排名第一

中證網報導,羅蘭貝格與德國汽車研究機構亞琛汽車工程技術公司共同發佈《2017年第二季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數》。報告中顯示,中國大陸首次在電動汽車發展指數的整體排名中躍居全球第一,並直指儘管政府新能源政策收緊,補貼力道減弱,中國電動汽車和電池製造市場份額仍將保持強有力的增長,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

該報告對中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美國、日本和韓國電動汽車的發展現狀進行比較。整體而言,中國首次躍居指數整體排名第一,美國與德國分居第二、三位,而在上一季指數排名中位列第一的日本則失去領先地位。報告預測,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將統領電動汽車的行業與市場。

在技術層面,法國超越德國,位居首位,主要由於有更多的德國整車廠大批量生產續航能力和最高電動時速都較低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導致其電動汽車技術能力略有下降;日本排名第三,其整車廠的電動汽車技術水準較高且價格更加實惠;中國整車廠則仍主要定位於技術含量較低的領域。

在行業總量層面,中國正在逐步擴大其領先優勢;在電池製造領域,中國的優勢也更加明顯;反觀日本在電動汽車產量和全球電池產量份額上都處於不利地位,排名維持在第三;美國行業成績有所提升,位居第二。至於在市場規模層面,中國的需求進一步急劇增長,但電動汽車所占市場份額仍略低於法國,排在第二,美國名列第三。

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生產了超過35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乘用車,銷售額保持兩位數增長,市佔率從0.8%上升至1.3%;同年,德國、法國與美國電動汽車的註冊數量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但整體而言,2016年僅有法國與中國兩個國家的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份額超過1%。

報告認為,中國電動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政府大幅度補貼和主要城市對汽油車的限牌政策,但政府對於汽車廠商的政策正在收緊。對此,羅蘭貝格合夥人鄭贇表示,雖然大陸政府的激勵政策在初期對行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難以長久維持,政府需要控制成本,也有意讓本土廠商培育自身能力,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將由政府推動向市場推動轉變,其最新版的新能源汽車雙積分管理意見徵求稿就明確地傳達了此訊號。

根據羅蘭貝格的估算,要達到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2020年12%的目標,該年電動汽車的總銷量需達到約160萬輛。鄭贇指出,汽車設計、配件整合以及供應商管理能力將成為大陸本土廠商所面臨的重大挑戰,想要在政府退補的情況下實現增長、完成積分目標,成本控制是關鍵;只有成本控制能力和價格競爭力的提升才能幫助其本土廠商在國際電動汽車市場上保持長期的競爭優勢。

(本文內容由授權使用。圖片出處:pixabay CC0)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EnergyTrend https://www.energytrend.com.tw/ev/,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挑選?? 網頁設計報價省錢懶人包"嚨底家"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更多不同的設計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

馬斯克看好電動車市場,Tesla 將在美國建 3 座超級工廠

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過去幾個月中都多次提及了投資建造超級工廠的計畫,新製造工廠的選址將在年底公開,據悉 Tesla 將建造 5 座超級工廠,其中美國將有 2 到 3 座全新的超級工廠。   特斯拉將在海外建造超級工廠的消息已經傳了幾個月的時間了,在美國本土的超級工廠建造計畫則一直沒有進展。該公司 CEO 馬斯克確認將有 2 到 3 座超級工廠選址在美國本土。   2017 年 6 月特斯拉公司在股東大會上確認有 3 座超級工廠選址已經啟動,這些工廠包括了電動車和電池生產線。   據之前媒體曝光的消息顯示,特斯拉至少將在海外市場建造兩座超級工廠,分別位於歐洲和中國,特斯拉已經與中國上海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建造電動車製造工廠。   在美國州長協議的會議上,馬斯克公開表示,將會有 2 到 3 座超級工廠選址在美國本土,他面對所有州長做出這一表態,也是希望政府部門能夠提供工廠建造和電動車生產方便的優惠政策,顯然許多州長都對 Tesla 超級工廠非常感興趣。   特斯拉在內華達州的超級工廠給該州帶來了超過 50 億美元的投資,創造了一萬個工作職缺,馬斯克表示,吸引 Tesla 把超級工廠建造內華達州的因素很多,包括稅收方面的優惠。   馬斯克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在立法上做出更多進步,讓新的技術能夠更快地商業化,之前他曾多次公開表示內華達州政府具有前瞻性,在超級工廠的建造過程中展示了前所未有的高效。   Tesla 未來的超級工廠將把電動車製造和電池的生產放在同一座工廠,有效地提升電動車的產能,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電池和電動車分開製造,再運往組裝工廠。   (合作媒體:。圖片出處:Tesla)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EnergyTrend https://www.energytrend.com.tw/ev/,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挑選?? 網頁設計報價省錢懶人包"嚨底家"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更多不同的設計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

電動車增長 高盛估全球石油需求最快2024年觸頂

路透社7月25日報導,高盛(Goldman Sachs)最新報告表示,受到汽車燃油效率提高、電動車產業快速發展、經濟增長低迷以及高油價等因素的影響,全球石油需求最快可能在2024年就會到達高峰。報告預估,全球的電動車市場將從2016年的200萬輛,爆發增長至2030年的8,300萬輛。全球石油需求的年均增長率將從2011到2016年期間的1.6%,降至2017到2022年的1.2%,至2025年降至0.7%,2030年降至0.4%。

高盛表示,從現在起到2030年,運輸部門對石油需求增長的貢獻將會逐步下滑,石化產業的需求將取而代之並躍居主流。報告也預估未來五年油品的供應將會出現過剩,因煉油產能持續增加但需求增長放緩的影響,這會使得全球煉油廠的產能利用率下滑,並壓縮煉油廠的毛利。此外,由於越來越多的石化原料來自煉油體系之外(如天然氣凝析油等),煉油廠石油需求的佔比也將會下滑。

亞洲三大石油消費國中國大陸、印度以及日本的需求增長疲弱,將令油市重新恢復平衡的時間拉長。大陸、印度以及日本合計佔全球石油需求的20%比重,但各自面臨不同的困難,使得石油需求的增長疲弱。其中,日本受困於人口老化以及汽車燃油效率的持續提高,印度因去年底去貨幣化的政策衝擊需求,而中國大陸正積極去化過剩煉油產能,將會影響到原油的需求。

英國石油公司(BP PLC)發布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鑑》表示,2016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長1%,連續第三年呈現疲弱的增長態勢(2014與2015年分別年增1%與0.9%),相比過去十年的平均增長率為1.8%。主要的增長來自於中國大陸與印度,其中印度2016年能源需求年增5.4%,增速與過去幾年相符。大陸去年能源需求年增1.3%,與2015年的1.2%增幅相近,但只有過去十年平均增速的四分之一,並寫下1997-98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的連續兩年最低增速。

BP年鑑指出,2016年,石油消費佔全球能源消費的三分之一比重,全球石油需求年增1.6%或每日160萬桶,此高於過去十年的平均增速(1.2%)。其中,大陸石油需求年增每日40萬桶,印度以及歐洲的石油需求均年增每日30萬桶。2016年,全球石油日產量僅年增40萬桶,則是創下2013年以來的最低增長;其中,中東的石油日產量年增170萬桶,但中東以外的石油日產量則是年減130萬桶。

(本文內容由授權使用。圖片出處:public domain CC0)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EnergyTrend https://www.energytrend.com.tw/ev/,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這麼多,該如何挑選?? 網頁設計報價省錢懶人包"嚨底家"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更多不同的設計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